风筝线上的友谊——读《追风筝的人》有感2000字

风筝线上的友谊——追风筝的人读后感2000字

把友谊限于两人范围之内的人,似乎把明智友谊的安全感与爱的妒嫉和蠢举相混淆。——题记

第一次翻出它是何时?我却早已忘却,只记得那个安适的午后,阳光斜打在一方桌角,轻轻拉开抽屉,便瞧见那本封皮花花绿绿的书——《追风筝的人》。那时尚年幼,只被那好看的封皮吸引,翻开书也不过囫囵吞枣,乱读一通,哪能看懂呢?直到近日,我再次翻出那本曾经对我来说“无聊”的小说,时间飞逝,我却已慢慢体会作者的情感了。我一次又一次地翻开熟悉的书面,一点点仔细品味,摩挲着泛黄的书页,我仿佛也置身那个战乱的国家......

小说虽是讲述一位阿富汗少年在一次追风筝比赛后对伙伴做出背叛后并栽赃于他,与成年后偿还的故事,但书中还花了大量笔墨描写战乱下阿富汗上下层人民截然不同的真实写照。

童年·煮豆燃萁

翻开书,看到的不是对战争的指责,更多的却是在作者细腻手法下,以一位阿富汗少年视角展现那个战乱形势下少年之间的友谊与成长。

阿米尔,他的童年几乎是完美的:他有着深爱他的父亲,情同手足的伙伴哈桑,且生活在阿富汗极有名望的家庭。若不是他在与哈桑的友谊中的愚蠢与自私,一切或许都不会改变......

98-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小说《追风筝的人》书籍封面图片.jpg

从阿米尔与哈桑相处的过程都不难看出,阿米尔是一个善妒、软弱、自私、虚荣的男孩,也正是这,导致了那无法弥补的罪过,也哈桑造成无法磨灭的屈辱。

风筝比赛后,阿塞夫对哈桑在巷子中的种种不堪的行为,阿米尔明明已经看见,却因为胆怯而视若无睹;当然,胆怯也不过是一个借口罢了,更多了的却是平日因为父亲偏爱阿桑所带来的嫉妒感在作祟罢了。可阿米尔甚至于事后,为了自欺欺人,他还陷害哈桑盗窃,将其驱逐。

看到这,我愤恨不已,既为阿米尔的龌龊行为感到不齿,又为哈桑的默默承受的忠诚感动,还奇怪身为哈桑父亲的阿里为何知道真相却不道出?

我一次又一次翻看这一段,试图从字语行间找出答案?却徒劳无益......

然而命运的轮盘已然开始转动,阿富汗战争正以惨烈地方式开始了。阿米尔离开了阿富汗,却不知这是与哈桑的永别,更不知哈桑竟是其同父异母的兄弟!

顷刻之间,奢侈金靡的生活离阿米尔远去,这是否是对阿米尔的惩罚呢?而造成这一切的,又到底是残酷的战争还是阿米尔的在友谊中的自私呢?

我们无从得知,我们只知道,埃米尔对哈桑的感情仍在。

我试着想过——也许,阿米尔在那个夜晚挺身而出,或者他并未将哈桑驱逐,那么也许会是另一种结局吧?但,一切已成定局,“For you,athous and sove”已成过去......

懂事·一报还一报

成年后,阿米尔却活在痛苦中——那个夜晚,哈桑裤子上的血液,那逆来顺受的神情仍历历在目。阿米尔选择了偿还,一切都需要有个结果,一切都需要他来结束。他回到了早已被硝烟弥漫的阿富汗,于塔利班手下救出了已成孤儿的侄子索拉博,与其一起为阿富汗解放做贡献。

文章最后一幕,索拉博和阿米尔在公园放风筝,当风筝坠落的那一刻,阿米尔说:

“我追!”

那一刻,一切便有了结果,曾经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也有了最美好的结局。

阿米尔,他重生了!他褪去了曾经的懦弱,再次回到这片梦想开始的地方。

曾经,哈桑用生命教会阿米尔,鼓励阿米尔,如一条猎犬般忠诚,无论阿米尔是何等蔑视与欺侮,何等戏弄与嘲讽,他选择了信任,不离不弃。如今,阿米尔也用毕生来偿还与其下一代。

似乎冥冥之中一切早已注定,曾经阿米尔背叛哈桑,于祖国危难之际选择了狠心离去。如今,终得偿还,一报还一报!

风筝·友谊的破裂

文中,我们不难看出阿米尔于阿桑的友谊是与风筝联系在一起的,风筝的坠落相当于他们二人之间友谊的破裂。

文章中,不止一次提到阿米尔与哈桑乃是和一个乳汁长大的兄弟,而哈桑说出的第一个字是阿米尔。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哈桑从小最重视的便是阿米尔,以至于到后来的伤害与死亡都是为了阿米尔。而阿米尔,他于这段友谊中的角色却永远是一个少爷。纵观全文,我无法说阿米尔是个恶毒的孩子,百家笔记网(m.simayi.net)我只知道阿米尔是个缺乏爱的孩子,他对哈桑的妒忌不是他想要害哈桑,他只是想得到更多父亲的爱,他想从他父亲那里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认可。事后陷害哈桑,也不过是无脸面对罢了,尽管做法使我厌恶,但却也不能绝对的否定阿米尔。

可是阿米尔童年时,却从未将哈桑当做朋友,却是令我鄙夷的。当哈桑为他努力付出一切之时,他却因为种族歧视只是将哈桑当做了一条狗,一条忠诚的狗!

我记得书中有一段对话是这样的:一个没有良知的人是不会有愧疚和悔恨的。从这句话中我看得出来阿米尔其实活的很痛苦,他恨那个纯洁哈桑为什么不能背叛自己一次,好让自己原谅他一次让自己得到良心的救赎。

战争·罪恶的深渊

小说是以阿富汗战争为背景的故事,除了文章主题故事所折射出的人性的懦弱,更多的却是小说后半段对战乱的描述——破烂的房屋与泥舍、衣不蔽体的孩童,被焚烧的残骸......

1979年12月27日,苏联派遣8万多人的现代化军队,大举侵入阿富汗,占领了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及其他大城市。苏联入侵后,阿富汗人民奋起抵抗。十几支穆斯林爱国武装在全国的山区要塞展开了抗苏斗争。 

战争,带来的是无尽的伤痛与一系列无法弥补的伤害,或许这场战争对于侵略的俄军并无重大损失,但对阿富汗人民留下的阴影却是无法磨灭的。

战争,使得阿米尔心中最后一点良知消失殆尽,使他做出了背叛哈桑之事;战争,使得哈桑经受了非人的遭遇,使他血洒街头,告别人世;战争,使得年幼的索拉姆承受了他这个年纪本不该承受的屈辱;也是战争,扭曲了阿塞夫的世界观,竟然使他以曾经伤害他塔利班组织为信仰!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战争所带来了!

也是战争带来了民族歧视,甚至于也感染了阿米尔——“我是普什图人,他是哈扎拉人,我是逊尼派,他是什叶派”。而在当时的阿富汗,哈扎拉人甚至不配拥有教育,被人称作“吃老鼠的人”“塌鼻子”“载货蠢驴”等。有时,我甚至会怀疑这是不是地狱?是否还有人权?

其实,阿米尔就是我们许多人的缩影。甚至于我也不得不承认很多地方在我看来,我仿佛就是那个阿米尔,自私软弱又善于嫉妒。而他所经历的战争苦难,更是洗涤了他的灵魂,重建了一座精神家园。作者:七年级胡冰然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百家笔记网(本站内容纯属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处理)

赣ICP备2020013781号 Copyright https://www.simayi.net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