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瓦尔登湖》有感3000字

读《瓦尔登湖》有感3000字:

说起名著《瓦尔登湖》,它是热闹的。因为它曾被许多名人“推荐”过:海子死的时候,所携带的书中就有它;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给同学们的录取通知书中附带了此书,他说可以让同学们获得心灵的宁静,在喧器的尘世中寻找心中的瓦尔登湖;再有就是各类媒体,推荐声此起破状。本期书友会必读推荐之,恰逢赴金陵学习之际,便买一本翻阅,读完,遗憾,未能真正走进那面湖,去感知其中的寂寞,去享受其中的宁静。

要走进他,就要认识他。梭罗是一个特别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人。他可以记住家乡每一条小路的名字。每一阵风、每一朵云的味道。他的天空可以装下整个家乡。他曾在美国最好的大学受过教育,却不可思议地来到一个荒芜的湖边隐居。他想像一个原始人那样简单地生活;他想试试一个人的基本生活需要能够简单到什么程度;想试试用自己的手能做些什么,他可以用自己的双手去搭一个能遮风蔽雨的小木屋,他想试一试在面对着一湾宁静的湖,他的内心会不会起波澜?他想知道,面对孤单和自由,他会去忍受,还是去享受?在《瓦尔登湖》中,有答案,他把内心的思考,通过那一面湖,通过充满诗性的散文,奉献给了世人。

梭罗说:“我觉得一个人若生活得诚实,他一定是生活在一个遥远的地方了。”那是一个抛弃了尘世繁杂的地方,一个能让你面对自我的地方,只有真正孤独和寂寞,才能让人看见真实,看见真实的自我。

读《瓦尔登湖》有感3000字.jpg

所以,一直都有人在追问,梭罗的的瓦尔登湖意味着什么?我觉得,那面湖,就是一面镜子。是梭罗来到一个遥远的地方,去看看自己的真实面目,去寻找他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生活。他曾说,一个人要在世间谋生,如果生活得比较单纯而且聪明,那并不是苦事,而且还是一种消遣……我希望世界上的人,越不相同越好;但是我愿意每一个人都能谨慎地找并坚持他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不要采用他父亲的,或母亲的,或邻居的方式。梭罗的离开是一种追寻,对自我的追寻。他也在向这面湖,这个世界要一个答案,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他要过怎样的生活。

当一个人把寂寞的生活过成了享受,那是他找到了自我,他不会没有朋友的。

在《寂寞》一篇中,他曾写到“牛蛙鸣叫,邀来黑夜,夜莺的乐音乘着吹起涟漪的风从湖上传来。摇曳的赤杨和松柏,激起我的情感,读后感www.simayi.net使我几乎不能呼吸了,然而如镜的湖面一样,晚风吹起来的微波是谈不上什么风景的”。虽然寂寞使作者“几乎不能呼吸”,但他认为这并不是生活中最可怕的,因为“宁静不可能是绝对的”。他在寂寞中煎熬着,战斗着,也在一步步蜕变,看见了真实的自己。

另外,那面湖,也是一个角斗场。他的心灵在煎熬,在战斗。他在不断的追问,也在不断的矛盾中寻找真理。工业革命给社会带来的物质财富是否就是人类存在的必需,人们对财富的追求是不是就是生命的意义,在野蛮中的那一抹简单,那“极简主义”下的生活,是否一样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幸福和满足,抑或是更加幸福和满足。在这个角斗场,他有答案。

有人说,是瓦尔登湖给了梭罗宁静,我并不这么认为。宁静的湖下满是波澜,它仍是一个角斗场。梭罗在这片宁静中产生的躁动足可以吞噬每一个人。那是一种近似疯狂的的寂寞。今天人们所看到的宁静,并非来自于湖面,而来自于心灵。

每个人,都应该成为自己精神世界的国王,成为一个宁静的精神富有者,成为一个梭罗所言的“非常清醒之人”。人不该成为工具的工具。人创造了机器,然后机器制造了欲望,人又被欲望所奴役,于是人渐渐被机器所掌控,人世渐浊。

所以,当梭罗回到了原始的自然中去,回到真正的“生活”中时,他找到了熟悉的感觉。那是一种自然的状态。可是又有几人能在人的欲望中挣脱出来呢?梭罗说:“我们必须学会苏醒,更需学会保持清醒而不再昏睡。”这是对现世人的忠告,从喧嚣的虚妄中苏醒,在永世的宁静中不厌倦不背弃。

飞速发展的科技带给了人类更多的自由与便捷。比如大数据突破了空间、时间的束缚;互联网让人们的沟通变得毫无障碍。这是自由,这当然是自由。但是,当你有了一个放不下的手机时,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束缚呢?人类苦苦追寻的自由,却反过来束缚了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让人们的欲望也随着爆棚。在各种欲望的交织中,人们找不到了自己。梭罗害怕了,他要找到自己。

瓦尔登湖成了梭罗的方向。在那里,他放飞了自己的身体和心灵。在一片赤诚之中,他看到了自由。一种因为放下而随风飘扬的自由,一种无所凭依的逍遥。

海子有诗:“梭罗这人有脑子;像鱼有水、鸟有翅;云彩有天空......”时空在诗的意境中交错,海子戴上一定草帽,看着夕阳映照彩云,看着宁静从梭罗的笔触里溢满出来,涂抹在海子安静从容的脸上,留下一副田野地中最静谧的画卷。

梭罗其人,带着极度的乐观与自信,他热爱自然,他相信自然。所以他的精神非常富有,他从不担心孤独,因为从不嫉妒他人,从不被欲望蒙蔽,所以他的心灵能容下这宁静,容得下这篇瓦尔登湖,或者说,他才能化生瓦尔登湖,化生瓦尔登湖的宁静。梭罗说,他无论坐在哪里,都能够生活的,哪里的风景都能相应的为他而发光,他勘察一切,像一个皇帝,谁也不能否认他的权利。正如他所言,或许是内心的宁静,才成就了瓦尔登湖的闻名于世。瓦尔登湖,只是梭罗内心情绪的映射。

在《瓦尔登湖》的译者徐迟看来,梭罗不仅仅是一个作家,更是一个思想家。他说梭罗“之要孤独,是因为他要思想。他爱思想。”还说梭罗“向往于那些更高的原则和卓越的人”,“向往于哲学家和哲学。”他是有目的地探索人生,批判人生,振奋人生,阐述人生的更高规律。

人们一方面在追寻物质,一方面在不断感叹,“我为了什么活着”。其实这让我想到后印象派三大巨匠之一高更的《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与生与死、时间与空间的永恒中人的价值何在?人生的意义何在?单纯朴素的原始生活果真能给人带来无忧无虑的精神愉悦吗?这些问题,哲学家从没有想明白过,答案只有靠自己。

有人说,梭罗的行为是超验主义的最好体现,他过着哲学家的生活。我想,这样的概括违背了梭罗的初衷。梭罗所作的种种,只为两字,那就是追寻。他在用他的生活去验证生活,去找寻自我。也许,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哲学家,每一种生活都可以找到哲学的真谛。不在于你怎样生活,而在于你找到了怎样的自己。

草读完,杂乱写,用梭罗的一句话结束吧,“不必给我爱,不必给我钱,不必给我名誉,给我真理吧。”作者:朱义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百家笔记网(本站内容纯属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处理)

赣ICP备2020013781号 Copyright https://www.simayi.net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