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读后感2000字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2000字:

想不到,一部小说笔墨不重的战争中人们生活的描写,震撼了我:以“真主”的名义见到不顺眼的男人就开枪击打他们的后脑,因为血统的原因就将他们的尸体扔在路上,将他们的孩子强暴。人们每天都生活在隆隆作响的炮声中,走在埋满地雷的道路上,普通老百姓被地雷炸得没手没脚丢了性命。《追风筝的人》震撼了我,不是哈桑的真诚,也不是阿米尔的救赎,更不是他们的情感,真正震撼我的是阿米尔在所谓的救赎之路上看到的悲惨的阿富汗人民的惨状。

先说阿米尔和哈桑的分离:我们大人尚且如此,阿米尔作为一个小孩子,他同样不能够接受被侵犯的哈桑,特别是哈桑受侵犯的时候,阿米尔还退缩了。阿米尔的心里受到的是双重折磨:哈桑带给他的那种弱肉强食的恐慌氛围,还有阿米尔自己渴望做英雄却没有勇气的挫败感,他连挨一顿打的勇气都没有。于是阿米尔污蔑哈桑偷盗。这是作者的第二重控诉——阶层的存在,使得阿米尔可以对哈桑的人格为所欲为。

所以看看种族问题是多么严峻的:连小孩都可以对哈桑的身体和人格为所欲为。

哈桑作为弱者,第一他突破不了的自己的阶层,他作为仆人名义上的儿子,生来也是仆人。仆人没有公正、仆人无权辩解、没有人格。哈桑和父亲唯一的坚持就是离开,是自己对自己人格的唯一的保护方式。

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写了阿米尔和哈桑的分开,表面上看,是在为“救赎之路”做背景介绍,其实这也是为后面的战争之景做背景介绍:种族的区别使得纷争不断,阶层的固化也逐渐在激化社会矛盾。封建社会的尾巴,表面上去看,人们过着和平传统的生活,一代一代。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2000字.jpg

但是表面之下呢?连孩子都在用种族问题去侵犯或攻击,连孩子都在用自己的阶层去压迫和欺辱。这是一个正在腐烂的国家,希望在哪里呢?

小说的后半是阿米尔的“救赎之路”。哈桑被塔利班袭击了,夫妻双亡,留下一个酷似哈桑的男孩索拉博。阿米尔踏上了拯救男孩索拉博的道路。解救男孩的过程是阿米尔对内心的救赎,即使曾经受伤害的人已经忘记伤害,有良心的人内心却会永远疼痛下去,良心接受不了哪怕非常细微的晦暗,否则无法安宁——“那里有成为好人的路”。

在救赎过程中,阿米尔看到了不同于他记忆的阿富汗,宁静和平变成了无比破败,即使阿米尔因为战争逃往美国,但是二十几年后的景象还是震惊了他。我想这也是本书的高潮,一个男孩的脆弱和一个国家的脆弱,男孩索拉博被塔利班强暴、玩弄,阿富汗同样被强暴、被玩弄,变得无比破败。索拉博的内心和阿富汗一样荒凉无比。

阿米尔为了救回索拉博被曾经强暴过哈桑的阿塞夫打断肋骨,打裂嘴唇,但是阿米尔却在笑,他一直渴望得到的惩罚在这里在这种情况下得以实现,这场暴力迟到了二十几年。阿米尔的身体被打坏,但是心里的伤却好了,索拉博为了救阿米尔用弹弓射瞎了阿塞夫的眼睛。读后感www.simayi.net当他们逃出去后,男孩去美国的手续出现问题,阿米尔忘了自己保证带他离开,他说要他在孤儿院待一段时间,可是孤儿院的经历是男孩最最痛苦的经历,于是男孩悄无声息的自杀了。

男孩在被抢救过来说:我想要回我从前的生活,有爸爸妈妈莎莎(男孩的奶奶)——从前的生活是安宁的,是和平的,人们习惯每周做礼拜,从礼拜六到礼拜四工作,每天去市场买馕饼,每年举行追风筝比赛···

又是小孩的视角,孩子以为是战争改变了一切:人们失去了亲人,没有收入,孩子饿得皮包骨,从这个城区到另一个城区买生活必须品都要冒着生命威胁,在自己家的屋里挖地道,可能什么原因也没有的就被射杀了···

真的是战争导致的吗?作者在本书的结尾设置其实是充满无力感的。索拉博最终去了美国。他们离开了残破无比的阿富汗,但是阿富汗的明天到底在哪里呢?阿富汗的落后和战争,作者其实隐晦的给出了自己的意见:一个是种族问题,一个是阶层问题。但是作者显然没有改变它的办法,他们还是去了一个和平、强大的国家——他不相信靠自己,他的心里竟然没有希望。

作者借用索拉博的语言,在呼唤和平,哪怕是回到从前。退而求其次,只要和平。什么时候和平才能回到阿富汗?我想这是作者最想表达的主旨。《追风筝的人》讲的是两个阿富汗男孩关于忠诚和爱还有救赎的故事,但我更愿意相信,本书真正的主角是男孩索拉博和被战争破坏了的阿富汗。

《追风筝的人》是一部很优秀的小说,不但阅读体验是很好的,故事紧凑、连贯,内容也震撼。小说让我们在心疼哈桑的同时,不禁从心底发出“珍惜和平、守护合平”的呐喊。作者:畅读姐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百家笔记网(本站内容纯属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处理)

赣ICP备2020013781号 Copyright https://www.simayi.net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