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我们为什么工作?

我们为什么工作?工作到底有什么意义?我们又如何面对日复一日枯燥的工作?只要是正常的社会人,都不能回避这些问题。而诸如以上,我们可能少有思考,并非我们没有这方面的忧虑和烦恼。更多的情况是,很多人认为工作除了得到薪水和假期,本来枯燥而又乏味,这难道还有什么疑问吗?我们觉得工作如此辛苦却又不得不这样,只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样的想法和做法并不鲜见。我的朋友,你是否秉持这样的观点呢?但是,我们就此甘心吗?难道我们就这样劳碌一生而一无所获,仅仅为了生存而工作吗?那么,有没有更好的方法,使我们在工作中找到价值,成就自我呢?我们究竟该如何做?稻盛和夫先生的《干法》一书深深触动了我。尽管一直以来,自以为工作态度还算端正,也能踏实践行职责,但也从未如此之深地理解到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稻盛和夫是目前唯一在世的日本“四大经营之圣”之一。年轻时是一名科学家,27岁时开始创业,赤手空拳在40年间创建了京瓷和KDDI两家世界500强企业。65岁退休后,全副精力投入到“盛和塾”和“京都奖”等公益活动中。2010年2月,早已功成名就,归隐养老的稻盛和夫先生,在日本政府的再三恳请下,以78岁高龄毅然出任重建的日本航空公司董事长。仅一年时间就让日航起死回生,并创造了日航60年来的最高利润,这个利润还是当年全世界727家航空企业的最高利润。这个神话般的人物,不仅是日本企业界的王者,还是一位知行合一的哲学家。科学家、企业家、哲学家,稻盛和夫一身而三任,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空前的,在当今世界也是唯一的。

读后感我们为什么工作?.jpg

这本书之前朋友就曾介绍于我。后来,在单位工会所办的读书卡中,恰好有一语音书籍名为《稻盛和夫给年轻人们的工作秘笈》,我便抽空听了一回。一下被书中内容所吸引,所触动,因而立刻购得《干法》一书认真阅读,并将此书介绍给同事与朋友,分享稻盛和夫先生的思想硕果。书中,这位有着举世瞩目成就的老者,用最为平实的语言娓娓道来,用他的亲身经历一一告诉我们,我们为什么工作,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到底何在,如何通过工作磨炼灵魂和心志,进而找到人生的致胜之道。稻盛和夫先生的真知灼见,句句珠玑,如洪钟大吕,振聋发聩,令人耳目一新。

一、我们为什么工作

这个问题有什么意义?我们不工作,吃什么,喝什么?工作不就是以生存为目的吗?如果一时这样认为,也许没什么,但若一直抱有这样的成见,也许一生只能劳碌奔命,成为生活的奴隶。“工作是苦役”这样的观念来自基督教,《圣经》中表述尤为清晰。亚当和夏娃因为偷吃了上帝禁食的果实,被赶出伊甸园,为了得到食物,不得不怀着痛苦的心情日日劳作,否则就不能得到食物。这个故事中,劳动明显有着负面的寓意,这是西方文化中对待劳动的基本观念。而在东方文化中,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告诫我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说人类应当效法天地,拼搏进取,勤劳勇敢,生生不息。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深知“天道酬勤”的道理,勤劳就是美德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而中国人的勤劳在全世界也是出了名的,因而才会造就这个伟大的民族。我们之所以在百年耻辱之后迅速崛起,不能不说是中国人勤劳的特质使之然。劳动光荣的价值观原本就是我们的文化基因,而好逸恶劳之辈多是受了西方享乐主义观念的影响。

正确认知工作的意义事关重大。稻盛和夫先生告诉我们:

为了获得生活的食粮,是工作的重要理由之一,这没有错。然而,我们拼命工作,难道仅仅为了吃饭这一个目的吗?

人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心志—这是我的观点。提升心志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有的僧人经历长期严格的修行,也未必能够做到。但是,在工作中却隐藏着可以达到这个目的的巨大力量。工作的意义正在于此。

一心一意地投身于工作,聚精会神,孜孜不倦,精益求精,这本身就是磨炼人格的修行,这样做就能磨炼我们的心志,促进我们的成长。而通过这种心志的提升,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价值也能随之提升。

只有通过长时间不懈的工作,磨砺了心志,才会具备厚重的人格,在生活中沉稳而不摇摆。每次与这样的人接触,就能引起我的重新思考,思索工作这一行为的神圣性。

稻盛和夫先生告诫年轻人。他说,有时你们或许会感到疑惑:“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每当此时,希望你们记住下面这句话:“工作能够锻炼人性、磨砺心志,工作是人生最尊贵、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行为。”

《传习录》中记载了明代大儒王阳明与弟子的一段对话。弟子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先生曰:“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的确,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在无事时能保持内心平静,一旦遇到问题就内心慌乱。王阳明认为,历事才能练心,在事上磨练,内心才会拥有强大力量,个人才能真正成长。

南怀瑾先生也曾在一篇短文中说,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庙里,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脱离现实。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

煮饭、洗碗、做家务,也是一种修行。修行,总会让人想到偏安一隅的山林隐士,幕天席地、禅坐、行脚,苦苦思考宇宙中生死的意义。然而修行的定义绝非如此狭隘。在生活中修行,不知要比那些“躲起来”独善其身的人勇敢多少倍,平衡工作与家庭、压力与健康……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寻求平衡,反而更能让我们看清生活的本貌。

中国人有句老话,叫“人在衙门好修行”,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工作占据了我们大多数人一生中最长和最美好的时光,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对待,那将是非常糟糕的境况,而最可怕的是我们深陷于此却不自知,在思想和观念的泥潭中跋涉却找不到出路。我常常遇到与我年龄相仿的朋友,甚至比我年轻的同志,每念常以工作为苦差,休班惧怕上班,上班盼着下班,休假就是为了游玩,闲聊时则期望早日退休,读后感.尽快过上天天旅游,日日欢畅的中、老年生活。若以冷静和客观的态度看待,这样的想法无疑是刻舟求剑,缘木求鱼,既不现实,也不积极。整日里以等待着休息或是退休,消极的心态使人萎靡不振,度日如年。正所谓:“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如此徒然度过半生,毕竟不是我们所求。但若能把工作当成人生修行的道场,心态将为之转变。不回避,不逃避,迎面而去,反而会有一种积极的心境,督促自身赢取机会,在困难中砥砺前行,历练心志,成就人生。

我常以做饭为例证。一是在家庭生活中,一日三餐必不可少,二是准备饭餐程序繁杂,不胜其烦,以上均与工作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单从过程来看,做饭必经买菜、择菜、洗菜、加工、食用、刷锅、洗碗等程序,道道工序,缺一不可,不但繁琐而且无聊,更何况每日必做。但这是从事的角度看待,倘若从人的角度来看,一日三餐却是家庭和睦,共享天伦的必要条件,繁杂单调的日常小事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认知不同,心态就不同;心态不同,行为就不同;行为不同,结果就不同,所谓“相由心生,境随心转”既是此理。把简单的事情做出意义,把重复的事情做出境界,用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百事,既是做人的道理,也是做事的道理。

二、认知对人的重要性

有位心理学家说:“没有一个人是住在客观的世界里,我们都居住在一个各自赋予其意义的主观的世界。”人是被观念左右的动物,因此改变认知十分重要。

我在《得到》APP中听到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一位脑神经外科医生的亲身经历,故事结局令人惊叹。这位外科医生曾遇到很多病例,其中有个病例是一位一岁左右就失明的盲人,而这位盲人遇到这个医生时,已经五十多岁了。他这辈子都是这样度过,并无不适。他早已适应了依靠触觉和听觉的生活方式。然而,这位医生给他检查了一下,发现他的眼睛各方面功能都很好,只是一个小问题才导致失明,一个简单的小手术就能让他恢复视力。后来他听从了医生的安排,手术很成功,盲人果然复明了,但是结果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他能“看到”,却无法“看见”。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外部世界的各种色彩都能够进入他的眼睛,他却无法辨认出任何东西。正常人看世界,大脑懂得如何去把这些混杂、交织在一起的光线和色彩整理出秩序,区分出前景和背景,于是我们就能辩认出来外部世界的各种东西,因此我们可以“看见”。但是,这位复明的盲人眼中的一切,却是混杂在一起的各种杂乱无章的色彩和线条而已,他从小没有受过这样的训练,无法把这些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当然无法从中感受到任何秩序、任何意义,他的大脑也不知道如何整理。所以,他的确能“看到”,却无法“看见”。有人把他领到一个车床前,告诉他这是一个车床,可他难以相信。直到他闭上眼睛,用了好几分钟把整个车床整个摸了一遍,再退回来,才说,“嗯,这回我能看见车床了。”因为他摸了一遍之后,依靠之前的训练有素的认知经验,大脑就可以把各种触觉整合出一个完整的形状。也就是说,他有了一张蓝图,再用这个蓝图对应各种色彩和光线,才能够理解这些视觉刺激,才能“看见”。

故事的结局虽然有点尴尬,却是一个真实的案例。在这个故事里,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我们认知自我,认识世界,从呱呱坠地到自立为人,充分建立起自我意识,是和自身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所遇的经历,所持的观念有着巨大的关系。我们常常以为在做“正确”的事,不过是否“正确”却并不见得。就像这个盲人一样,如果我们的认知存在问题,即便是五彩缤纷的世界,我们只能“看到”,却无法“看见”。

要知道,真正可以独立思考的人并不多见。实际更多的人,喜欢人云亦云,不求甚解,不加判断,不加思索地接受一些思想和观念,就会在工作中、生活中陷入迷茫和无知。不能明辨是非,不能秉持正念,更不能正确的认识世界,认知自我,正所谓“行成于思毁于随,业精于勤荒于嬉。”更谈不上反求诸己,慎独慎行,修炼自我,成就人生了。甚至可能因为错误的认知,黑白不分,行为颠倒,进入昏暗迷茫的自我迷失中。因此,迷途知返,诚心正意,三思而行,秉持正念是人生重大的问题。

三、认真工作就能扭转人生

有人也许说,你这些都是大道理,中听不中用。更何况像稻盛和夫那样的人,全世界又有几个呢?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平凡简单的人。其实,这样的说法真是屡见不鲜,我曾经也常以这样的理由开脱自己。人的惰性大概是与生俱来的,无时不刻让我们懈怠和堕落,很多人陷于“站着不如坐着,坐着不如躺着”的人生困境中,时常为自己找这样的台阶下。如若时时如此,天天如此,时间久了,一路顺坡下来,人生就是在走下坡路。以至于半生之后,总觉怀才不遇,遇人不淑,进而怨天尤人,愤恨社会。可是,扪心自问,谁又能救得你这颗脆弱的心呢?最近,网上流行一个词:“积极废人”,形容一种人。指那些很爱给自己立Flag,但是永远做不到的人,这类人心态上积极向上,行动上却宛如废物,他们往往会在间歇性享乐后恐慌,时常为自己的懒惰自责。我们是不是这样的“积极废人”呢?值得反省和自查。

稻盛和夫先生年轻的时候,也和我们一样年轻气盛。虽然靠了恩师介绍进了一家公司,却把介绍人的恩义抛在一边,尽管自己也未曾对公司做出任何贡献,但牢骚怪话却比别人还多。这家公司经营状况堪忧,职员纷纷离职。稻盛和夫也和同学一同报考自卫队干部候补生学校,并一同考中。但是,家里不肯给他寄户口簿复印件。因为他的哥哥听闻后十分生气:“家里节衣缩食把你送进大学,多亏老师介绍才能进入京都的公司,结果你不到半年就要辞职。真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家伙!”。

最后,只剩稻盛和夫一人留在了这家破败的公司。在这种境况下,稻盛和夫的人生被逼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他反而清醒。在当前找不到一个必须辞职的充分理由之前,决定先埋头工作。

他不再发牢骚,不再说怪话。把所有的心思集中到当前的工作中,聚精会神,全力以赴。用他自己的话说:“从此以后,我工作的认真程度,真的可以用‘极度’二字来形容。”

在这家公司里,他的任务是研究最尖端的新型陶瓷材料。他把锅碗瓢盆都搬进了实验室,睡在那里,昼夜不分,一日三餐也顾不上吃,全身心地投入了研究工作。在这种专心之下,稻盛和夫一次次取得出色的科研成果,成为无机化学领域崭露头角的新星。与此同时,进公司以后要辞职的念头以及“自己的人生将会怎样”之类的迷惑和烦恼,都奇迹般地消失了。不仅如此,还产生了“工作太有意思了,太有趣了,简直不能形容”这样的感觉。这时,辛苦已不再辛苦,稻盛和夫更加努力地工作,周围的人也越来越高的评价他。

万类霜天竞自由,自然界有其不变的法则,人类也是这样。我们全身心的投入一项活动时,往往会产生“心流”体验。“心流”是指人在完成具有挑战性目标时全身心投入,达到忘我境界时的心灵体验。例如在运动或是游戏中,人们全情投入,玩得忘乎所以,往往会产生“心流”。一些对工作超级投入的人,也能在此过程中产生“心流”,从而取得创造性的灵感。日复一日,长期累积,就会在事业方面取得巨大成功。“心流”体验是积极的,也是愉快地,是上帝预设给人类的奖励机制。我们只要全身心的投入某项工作或者活动,就能体验到这种愉快的感觉。

极度的投入,忘我地工作中,常有灵光乍现的感觉,难题也就此破解,内心充满喜悦,这是积极行为带来的效果。机会不会留给懒惰的人,守株待兔者怎么会有收获呢?尽管我们都明白这样的道理,但真正践行还需要执着的信念和坚强的毅力,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勇敢前行。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天资有别、性格殊异,境遇也会大不相同。有的人衔着金勺子出世,有的人却出身贫寒;有的人天资聪明,有的人却冥顽愚钝。但这些大相径庭的遭遇,并不妨碍人们为了追求梦想而努力奋斗。只不过每个人都有自己能力的地板和顶棚,好比有人生来就在三楼,而我们可能出生在地下室。现实可能限定我们一生所能达到的高度,但是,只要我们奋力奔跑、跳跃,就有机会改变自身所在的层级,甚至实现逆袭,这就是不断触碰人生限定的天花板,成就那个最好的自己。

被非洲人民尊称为“南非国父”的曼德拉先生,一生致力于南非的和平统一事业,在长达50年的革命生涯中,获得一百多个奖项,包括诺贝尔和平奖,他是南非种族隔离历史的终结者,2004年当选最伟大的南非人。

这位矢志不渝的革命者,在1964年6月12日,被南非当局判处终身监禁,关在了与世隔绝的罗本岛。当时,罗本岛上关押着1000多名政治犯,大牢房每间关押60个男性黑人,重犯须单独关押,曼德拉被独自关押在B区5号。这所监室几乎不能算个房间,只是一个所有缝隙都被抹平的水泥匣子。无法想象身高1.83米的曼德拉,怎样在这只有4平米多一点的逼仄空间里,日复一日辗转腾挪,度过了整整18年,共6000多天。

18年,放在任何人身上,人生所有的美好都将荡然无存。但是,曼德拉没有屈服,每天清晨5点半,罗本岛上响起震耳欲聋的大钟,把犯人从睡梦中惊醒。曼德拉起床后,马上开始体育锻炼。他给自己制定的计划是,每个星期一到星期四早上,在牢房原地跑步45分钟,并做100个俯卧撑、200个仰卧起坐、50个下蹲。曼德拉成功地把罗本岛变成了他的大学,把自己从一个愤怒的领导者变成了深思熟虑的沉静学者。他在监狱中写下长达500页的书稿,名为《通向自由的漫漫之路》,被狱友带到了英国伦敦出版,震惊了世界。曼德拉在饱受白人欺凌、战友被谋杀、妻离子散,自己又身陷牢狱之灾后,反而用18年的监狱生活锤炼了品格,他的生命由此浴火重生,焕然一新。

当我在《非洲三万里》(毕淑敏著)一书中,读到这段惊心动魄的故事时,不禁为这位伟大人物坚强不屈的精神所震撼。我们在工作、生活中,常常遇到一点困难便垂头丧气,一蹶不振。其实,困难才是人生最为宝贵的财富,我们不仅不应感到沮丧,还应心存感恩。因为困难正是人生路上一座座高山,一条条大河,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峰”,只有不畏艰险,跋山涉水的勇者,才会看到更好的人生风景。

四、人生·工作的公式

没有人是天生的赢家。很多人看过《阿甘正传》,那个智商不足70的阿甘,一路跑来成就了辉煌的事业,成为经典的励志偶像。也有像蜀汉怀帝刘婵之辈,即使出生在帝王世家,还有诸葛孔明的辅佐,也坐不稳皇帝的宝座,留下个“乐不思蜀”的段子,让世人耻笑。那么,人生有没有可以遵循的法则呢?稻盛和夫先生告诉我们,他的工作观和人生观可以用一个方程式来表达,那就是: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稻盛和夫先生用自己一生的经历阐释了这个公式蕴含的重大意义,他说:

这个方程式由“能力”、“热情”、“思维方式”三个要素组成。所谓“能力”,就是指智能、运动神经或者健康等等,这是由父母或上天授予的。带着优秀的资质来到这世上,在漫长的人生中,这是最初被授予的一笔重要财富。但是,由于它是先天的,所以不涉及每个人的意志和责任。这种可称为天赋之才的“能力”,如果用分数来表示,就因人而异,从“0分”到“100分”。

要在这个“能力”之上再乘以“热情”这个要素。“热情”又可称为“努力”。从缺乏干劲、霸气、朝气,懒散潦倒的人,到对人生和工作充满火焰般热情拼命工作的人,这中间也有个人的差别,也从“0分”到“100分”。

不过,这个“热情”可以由自己的意志决定。我把这个“热情”发挥到极致,持续做出了无限度的、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从创建京瓷到今天为止,我从“付出加倍于人的努力,至少能达到一般人的水准吧”这一想法出发,全身心投入,不分昼夜地工作。

我把这个“能力”和“热情”的乘积用分数来表示。比如某人很健康,头脑聪明,“能力”打90分。但他因为有能力而过分自信,不肯认真努力,“热情”只够30分,那么,“90分的能力”乘以“30分的努力”,结果是2700分。另一个人认为自己的能力至多只比平均值略高,只能打60分,但因为缺乏能力所以必须格外努力,因此热情燃烧、拼命努力。他的“热情”可打90分,那么“60分的能力”乘以“90分的努力”,结果就是5400分。

这就是说,同刚才那位有才能的人物相比,分数高出一倍。所以,即使能力很平凡,但只要拼命努力就可以弥补能力的不足,从而取得巨大的成功。

此外,还需要在这基础上乘以“思维方式”。我认为,这个“思维方式”最为重要。与“能力”和“热情”不同,“思维方式”的分值从“-100分”到“1OO分”,变化的幅度很大。

不厌辛劳,愿他人好,愿为大家的幸福而拼命工作,这样的“思维方式”就是正值;相反,愤世嫉俗、怨天尤人,否定真诚的人生态度,这种“思维方式”就是负值。如果是这样,那么因为是乘法,持有正面的“思维方式”,人生.工作的结果就会是一个更大的正值。相反,如果持有负面的“思维方式”,哪怕是很小的负数,乘积一下就成了负值,而“能力”越强,“热情”越高,反而会给人生和工作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这是无情的事实。

拿刚才的例子来说,具备“60分能力”和“90分热情”的那个人,如果他持有作为人的正确的“思维方式”,并达到90分,那么方程式的值是60乘以90再乘以90,乘积为486000分,是一个很了不起的高分。相反,如果“能力”和“热情”的分值相同,“思维方式”只是稍稍偏向否定,比如仅是-1分,那么,乘积立即变为-5400分。如果是负面的-90分,即“思维方式”极其恶劣,那么最终得分就是-486000分,他的人生将会是悲惨的下场。

读完《干法》一书,我的内心被深深撼动。这位超凡入圣的老人,以一生的经验,卓越的成就,质朴的话语,超人的智慧,为我们指明人生前行的方向。每个人屈指不过百年,人生道路虽然漫长,但在苍茫宇宙中,却是须弥一瞬。人生也只有一次,生命何其宝贵,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唯有秉持正念,上善若水,积极而为,坚持不懈,才是珍惜生命最好的做法。作者:shipmaster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百家笔记网(本站内容纯属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处理)

赣ICP备2020013781号 Copyright https://www.simayi.net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