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吴起篇》读后感1500字

《资治通鉴·吴起篇》读后感1500字:

吴起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也是一个令人惋惜的悲剧人物。因谗言的中伤,他离鲁去魏,后又出魏奔楚,最后因坚持改革而触犯楚国贵族的既得利益,被乱箭射死,吴起的遭遇是值得后人深思的。

吴起的性格是复杂的。他残忍薄行、贪而好色,在道德上毫无可取之处。早年在孔子弟子曾参门下学习,母死而不奔丧,被赶出师门。后在鲁国为官,齐鲁交战,为取得带兵的权利,他杀妻就名,其妻何罪之有?竟被他残忍的杀害。然而,不杀妻就无法取得鲁国国君的信任,就不会有大破齐国的壮举。

无独有偶,历史上许多争名逐利者为取得天下,往往肯于舍弃甚至不惜杀害自己的亲生骨肉。刘邦为了逃脱项羽的追击,可以把子女推下车;武则天为了争皇后之位,可以扼死自己的女儿。于是便有了“为天下者不顾家”的说法。曹操与袁绍争官渡,若不取管粮官王垢之头晓示三军,就破不了袁绍七十万大军,亦不能踏平北方,也就没有曹魏的统一。人们常说曹操是奸雄、是阴谋家、是乱臣贼子,同时又说他雄才大略,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

历史的评价与道德的评价往往难取得一致,甚至出现相反的结论。历史上但凡有不世之功的人,其性格多具有两面性:刘邦、武则天是如此,曹操、吴起也是这样。这就需要后人能站在不同的立场、从不同的角度,以比较开明的心态去分析历史人物。

《资治通鉴·吴起篇》读后感1500字.jpg

春秋时代的宋襄公,可谓是个仁义人物。桓公死后,齐国大乱,宋襄公没有趁火打劫,而是临危受命,护送齐国公子回国继承王位。然而此后却妄图以“仁义”之师去和强大的楚国争霸主,还说什么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不想身受箭伤而被俘,且被他国愚弄,落了个鸡飞蛋打的下场。

试想春秋战国是什么时代?是一个“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一个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个天下大乱的时代!纵然信若尾生、贤如孝己,有何效用呢?

“乱世偏才,治世重德。”“进取不以才则无功,守成不以德则不保。”倘若刘邦因陈平有“盗嫂受金”之嫌而不用其谋,哪有楚汉战争的胜利?这一进一退,一才一德确实值得深思。

此外,从吴起母死不丧、杀妻就名的急功近利之心,也可看出中国古代士人想出人头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有多么艰难!

秦汉以前,血缘分封。卿之子为卿,大夫之子为大夫,社会上的贤人俊逸大多还只是寄身于贵族之家做门客,必要时还需“毛遂自荐”才得施展才华,国家并没有一个正式的选才制度。

至汉代,国家设立太学,考试分甲乙两等,甲科入宫为郎,乙科回乡为吏。郎就是皇帝身边的侍卫,平时在皇帝身边历练,遇国家有需要,便分发出去为官。读后感·如此,国家算是有了比较像样的人才选拔机制。但汉代规定,凡官至二千石的大官(如中央的三公九卿、地方的郡守),他们的子侄后辈,无需考试,也可为侍郎,这便是血源分封制的残留。

后来有了举“孝廉”的制度,国家规定不许推举自家子弟,但大族们都推举友人的子弟。如张三不得推荐张四,但可以推荐李四。纵然朝廷防堵甚严、法良意美,终是徒然,政权还是被这些名门望族垄断了。中下层的人才选出来也上不去,于是变成讽刺者与批评者。

我们只看汉代一朝便不难想见人才断层之弊给古代知识分子跻身上层造成了多大的困难!同时,也可对吴起的急功近利略表同情了。

有人说:“在中国动一张椅子都会流血!”确实,中国人太重家庭、太重血缘了,国家意识很淡薄,贪污腐败随处可见、防不胜防。但这种文化又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伸缩性,使国家绵延了几千年。

每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和立国精神都是不同的,作为士人,应该有一颗更为宽容的心。潦倒之时,虽没有阮籍那种“目送飞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的意境,也应本本分分、恪尽职守。而得意之日,即便能够“兼济天下”,也因以燕处超然的态度去看待事物,像吴起、商鞅,韩信之辈因居功自傲而身死家灭就不足为后世效法了。古语云:“宠辱不惊。”如范蠡之辅佐勾践复国称霸,而能急流勇退、明哲保身,携西子泛舟出游,既有了“陶朱公”的美誉,又可与美人终老于林泉之下,岂不令人称羡?作者:中隐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百家笔记网(本站内容纯属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处理)

赣ICP备2020013781号 Copyright https://www.simayi.net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