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生活》读后感赏析3000字

《妇女生活》读后感赏析3000字:

第一次接触到《吾国与吾民》,就迫不及待的翻到了妇女生活这一章,身为一名新时代的女性,我很想看看林语堂笔下的女性观。但是读完后,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林语堂对中国女性的一些见解和他本人的婚姻爱情观。所以此篇文章主要闲谈了一些关于我的读后感。

在写下面内容前我想说,读到此章,很佩服林语堂对中西方一些文化现象的深刻理解,一些引用信手拈来,让我不禁佩服他的学识渊博,有些观点我是十分的赞同,但有些观点却也不敢苟同,还有一些疑问。如果说林语堂写这本书是让外国人对中国有更好的理解,那么我觉得站在老外的角度上,林语堂有些细节处理的非常好,他用一些与外国历史性的事件类比来有助于老外更好的理解中国。因为看的是中文版,所以有些地方感觉读来不是那么的顺畅。但是总的来说读了林语堂的文章,从他的文笔中我读出了一些特别的东西,对他本人也有了一些新的看法,对我来说还是受益匪浅。

在此章开头,林语堂说明了一下中国女子的从属地位,他客观的说明了一下中国国民心中由儒教潜移默化下的女性低劣观,但我不得不认为林语堂是颇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的,在书中他说“依孔教精神的最精确的见解,男女的分别,并不能解作从属关系,却为两性关系的调整而使之和谐”,翻阅了一些资料,我看到林语堂曾说“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国的乡村,屋子里装有美国的水电煤气管子,有个中国厨子,取个日本太太,再找个法国情人”,日本太太在世人眼中是勤劳贤惠本分的,体谅丈夫的,而这些东西又跟中国儒家文化要求的女子应当三从四德很相似,因此我觉得在林语堂的眼中,中国的女性应该还是当贤妻良母为主。这也是林语堂先生透露出的理想的女性观吧。

《妇女生活》读后感赏析3000字.jpg

家庭和婚姻是我最感兴趣的一篇文章,在描述家庭的时候,林语堂抛出了一个问题“女人在中国曾否真受过压迫?”一开始看到这个问题时我感到很纳闷,因为我觉得问题的答案是很明显的,在我固有的观点里,在中国女人是一直受压迫的,在各个领域里都是男人主导着,特别在古代中国,我觉得女子是没有自己的权利的,可是林语堂先生却说“女人尝被剥夺一切权利,但她们未被剥夺结婚的权利,婚姻为女子在中国唯一不可动摇的权利”在他眼中,中国的女子是否被压迫更取决于女性本身,女子如果利用自己妻子和母亲的身份,将会成为她们掌权的最优优越的武器。

在很多西方人的眼里,中国的女性是一直受压迫的,而林语堂却举了两个例子很好的阐述了他的观点。一个是《红楼梦》里面的贾母,一个是《野叟曝言》中的水夫人,第二个我不太了解,但是贾母呼风唤雨的地位又让我觉得林语堂说的很有理,在家庭观比较重的中国人心中,女性在家庭中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说到家庭,就不得不提到了婚姻,“婚姻是女性最大的权利”,但是婚姻中有一些不可避免的冲突,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婚姻在中国不算是个人事件,而为家族整体的事件”,他赞扬女性在家中的主导地位,聪明的女人懂得如何好好的操持一个家,他也赞扬女性应该天生具有的母性和妻子的本能,尤其赞扬母性,在《理想中的女性》中他提到了“一位典型的女性还该是一位智慧仁慈而坚定的母亲”一些没有结过婚却事业成功的女性在他看来并不能算作是成功的女性,女人伟大的人格在她成为母亲后变得更伟大,可以说林语堂先生是深受儒教文化的影响的。

下面摘取了林语堂先生的在《生活的艺术》中的话:“一个女子最美丽的时候是在她立在摇篮的面前的时候;最恳切最庄严的时候是在她怀抱婴儿或搀着四五岁小孩行走的时候;最快乐的时候则如我所看见的一幅西洋画像中一般,是在拥抱一个婴儿睡在枕上逗弄的时候。”

这种对母性本能的尊重让我感动,成为一个母亲让一个女人伟大,这是林语堂说的,也是我从未听说过的,但是语句简单却又如同触及心灵一般,这种可贵的想法让我感动。

女性既然选择了家庭就也不得不面临说明中国家庭中不可避免的千古难题,林语堂用了一种隐晦的说法来说明这种关系,婆媳关系被他深刻的称作为“实际上许多虐待女人的残酷事件都可以寻索根源系属于同性间间的虐待”,这算是挺深刻的剖析,女人何苦为难女人?林语堂也是不懂的,他认为这种问题是根深蒂固的,很难解决的。

女人何苦为难女人,这不仅是婆媳,也是妻妾关系,所以他在文章中说“辩护妻妾制度是废话”,显然他是赞同妻妾制度的,在他的书《京华烟云》中,他借姚木兰口说“为人妻者没有妾,就如同花瓶里的花虽好,却没有绿叶扶持一样”,他认为妻妾制度是比离婚事件更好的解决办法,这种办法能让女性即使在失去丈夫心的情况下却能享受儿子的爱戴,保持家中的荣誉地位。

对于这个观点我是不敢苟同的,我觉得女人应当跟男人一样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所以我更倾向于“离婚事件”,女人在离婚后依然有权利去追求属于自己真正的幸福,这在当代是很常见的,但是确实如林语堂先生所言,这种问题不能根本性的得到解决。因为不能确保一个女人在法庭判决后,读后感www.simayi.net就算拥有了一大笔财产,她会不会真正的幸福。但是在我看来,她至少有了追求幸福的权利。不管结果如何,男女都应该平等享有追求幸福婚姻的权利。所以我开始对林语堂的婚姻产生了兴趣。他在文章中引用了大才人辜鸿铭的茶壶配茶杯的话,那么林语堂又有几个“茶杯”呢?我用百度八卦了一下。

可是林语堂就是林语堂,他总是让我感到意外,当我真正去网上查资料了解林语堂时,让我不禁觉得他很不一样,说林语堂之前就提一下康有为,在还是一夫一妻制的晚清,康有为倡导起了“一夫一妻一世界”的运动,但是没有让人想到的是,他自己娶老婆却毫不顾忌,他前前后后娶了中日美三国的6个老婆,康有为曾和6个老婆同居住在上海市的一个家园里。与康有为相反的是,林语堂却没有娶很多妾,却与妻子廖翠凤共度一生,这里有个小插曲说廖翠凤曾打趣的对林语堂说“人家做了教授,一窝蜂的离了黄脸婆,娶新潮女生,你就不想感这个时髦?”林语堂摇摇头说:“离了你呀,我活不成”,一心维护妻妾制度的林语堂自己却是“一夫一妻制”这让我有些惊讶。

但实际想一想是情有可原,不仅是因为对妻子的爱与责任,还有他心里认为的理想婚姻,因为根据一些资料考察,林语堂最爱的人陈锦端,有些人说是因为“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这可能是一个原因,可是我想了想,可能在林语堂先生的心理,婚姻和爱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印证了他的话“婚姻在中国不是个人事件,而是一个家庭的事件”爱情与婚姻虽然有联系,但绝对不能苟同。

这给我很大的启迪,特别是在这个时代,现在的很多九零后的爱情婚姻观都较过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九零后在各种言情电视剧的和言情小说“轰炸”下,渴望着理想的爱情,不切实际的爱情生活,觉得爱情里只有美好幸福,看不惯过去的老式婚姻,以为谈了恋爱就赌上了一生,可是真的两个要步入婚姻时,面对的承受的还有很多不好的东西,这时他们开始接受不了,开始害怕婚姻,最新的统计数据表示,九零后居然是当今时代离婚率比最高的群体。因为他们不知道婚姻里还有彷徨,失落,争吵,这些负面的东西才让婚姻变得更实在,而爱情比婚姻少了一些责任。

而林语堂把老式婚姻过成了美好的爱情,林语堂对陈锦端只是一种美好的情愫,当他80高领听说陈锦端在厦门时,一下从轮椅上站起来说要去见她,他的妻子说:你的身体怎么能去?他明白爱情的美好,他尊重他的妻子,她懂他,也尊重他,这是很让人羡慕的。这是值得我深深思考的。林语堂笔下的婚姻观很传统,也很实在。

对于本章后的其他文章我也看了,但是可以说印象最深刻的是这么前几篇,林语堂是深受传统的中国文化影响的,他用他的方式向外国人呈现中国女性的特点,中国女性的婚姻价值观,但是同时他在国外呆的30年的经历让他的思想也被一些西方的对女性的尊重,男女平等等思想所影响。但无论怎么样,林语堂都用他幽默的口吻和一些深刻的见解向我们呈现出了中国的女性,他理解的婚姻和爱情。这其中有一些观点,也算是对我固有的观点产生新奇的改变吧!作者:杨璐瑶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百家笔记网(本站内容纯属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处理)

赣ICP备2020013781号 Copyright https://www.simayi.net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