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道——《庄子》读后感(下)

非常道——《庄子》读后感(下)

(五)庄子的辩证法

黑格尔说过,中国古代是没有哲学的,因为中国没有辩证法。他说出这样的话,很可能是因为他没读过《老子》,不了解道家。

《道德经》第三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道教强调的“道”虽然是一元的,但是“道生一,一生二”,这个“二”就是阴阳二极。老子和道家,一直有注重对立统一的思想。当然,你可以将此解读为高深的辩证法思想,也可以把它理解为简单的相对主义。

到了庄子,他已经将这种辩证的思维发扬光大,解释得更为充分一些。比如《齐物论》当中的“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强调的就是概念对立而成的观点:没有作为参照物的“彼”,就不会有作为主观的“我”;没有主观的“我”,更是无法理解外在的事物。而“方生方死”、“万物与我为一”这种观点,强调的就是统一,这种思想还颇有形而上的味道,以致到了魏晋之后大有市场。当然,这是后话,不详谈。

如果仅是以上这点“对立统一”的观点,那还是显得肤浅了一些,看起来倒是像名家“白马非马”那种玩弄概念,或者是智者那种相对主义的诡辩。不过庄子有进一步解释他的辩证的思想。同样是《齐物论》,有写道:“今且有言于此,不知其与是类乎?其与是不类乎?与不类,相与为类,则与彼无以异矣。”(现在我姑且发表议论,这些议论跟其他议论相比,到底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呢?立场相不相同也好,既然大家都是议论,那么其实也没有什么差别。)《德符充》也有写到:“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从事物之间不同的方面去比较,那么近如肝胆也会找到疏如楚越之处;从事物之间相同的方面去比较,那么世界万物也形如一体。)

非常道——《庄子》读后感(下).jpg

从上面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庄子的辩证法的精髓,是在于善于观察事物与概念之间细微的属性,然后通过消解差异之处,找到共同点,来实现两者的“统一”;相反,是通过放大差异之处来实现“对立”。这种做法,在逻辑上的确有着致命的缺陷,但是在哲学上是可以利用它来发现世界更多的可能性的。这跟黑格尔的“纯无”与“纯存在”的对立统一有一点点相似的地方。

因为庄子的这种辩证法与相对主义的思想,以及上一节当中讲过的“无知、无为”的思想,他一直坚持世间没有绝对的是非对错的观点,而且他也讥讽百家争鸣,互相批评的做法。在我看来,庄子不应该列入“诸子百家”的行列当中,因为他一直是站在另外一个角落,一个更为超然的层面来审视诸子的。

最能说明这一点的就是《齐物论》当中的一大段观点:“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我与若不能相知也。则人固受其黮暗,吾谁使正之?使同乎若者正之,既与若同矣,百家笔记网(m.simayi.net)恶能正之?使同乎我者正之,既同乎我矣,恶能正之?使异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异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同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而待彼也邪?”

在庄子看来,是非对错是没办法决定的。诸子的思想与观点,从统一的方面看,都是没什么差别的,没必要争论的;从对立的方面看,它们不过都是真理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更何况,这些所谓的智慧与思想,都是违反本性的,应该抛弃的。所以,辩与不辩,又有何意思?虽然,实际上他自己在整本书里经常揶揄孔子与儒家,也常跟惠施辩论。

总之,庄子的辩证法的思想也是贯穿其整本书的,理解它,可以更好地理解为什么他倡导“无为”,提倡“絶圣弃智”,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庄子的“道”。

(六)庄子的人生哲学

在那个战争纷扰,社会动乱的年代,庄子是非常主张一个人要安顿好自己的身心的。无欲无为、不争名利,莫损形神……这样一种安生之道,可能是庄子思想当中对中国人影响最大的、也是在如今也最具有现实意义的一种哲学。

在《庄子》一书当中,多有对这种安生之道的描述与解释。在《逍遥游》中,庄子说自己要像狸狌一样“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在《山林》之中,庄子说自己要“处乎材与不材之间”,那样就可以因“无用”而不受累,也可以不至于“无用”而遭破坏。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庄子就是要在乱世之中安顿自己的身心,使自己不受物累,不为情伤,这样一种行为,是符合“道”的。

因为追求“道”,庄子也会将自己的心性与七情六欲保持距离,“无情者,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德符充》)在庄子看来,不但名利、智慧、技巧等东西是不符合自然的外物,就连喜怒哀乐等情绪都是不符合自然、不符合“道”的,它们就像“骈拇”(多长出来的拇指)一样,是多余的,不是“生命之情”。真正“达生之情”的人,“不务生之所无以为,不务知之所无奈何。”(《达生》)

庄子就是这样,通过不追求自认为多余的外物,拒绝多余的情感,从而达到自己的安生之道。他还将自的安生之道大而化之,扩展到对待他人、政治、生死的立场上。

在对待政治的态度上,庄子认为,功利名爵,不是一个人应该追求的东西,而且身为天子未必贵,真正宝贵的,是“道”。假如一个人为了追求功利而出仕做官,即使地位高贵,但是劳形伤神,那也是不值得的,还不如逍遥自在。“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养生主》)

在《庄子》当中,还化用了许多人拒绝功名的事例,比如尧想要禅让给许由,结果许由认为这是在侮辱他,跑去耳边洗干净耳朵。庄子说,真正“贵身于为天下,可以托天下。”《在宥》)。

庄子的安生之道表现在与他人相处的方面,就是一种不讲究人情礼节,不卑不亢,顺其本性的态度。

大家比较熟悉的两句名言,那可能就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大宗师》),以及“君子之交淡如水”(《山木》)。在这里,庄子强调的就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需投入太多情感的羁绊与牵挂,才可以不为情感所累。但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在《庚桑楚》之中,庄子描述了一个情景,家人之间踩到脚是不需要互相道歉的。在《寓言》之中,阳子在归途住进旅所,里面的客人都跟他抢席子坐了。这样一种不讲究太多礼节的做法,是跟儒家的倡导完全相反的,但是庄子相信,这样才是最符合自然,也是符合道的。也只有真正信赖熟悉的家人朋友之间的相处,才会这样“争席而坐”。

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在《外物》之中,庄子几天没有吃饭,问一个小吏借粮,小吏拒绝他之后,他反而出言讽刺。这种做法在常人看起来很没有礼貌,但这就是庄子主张的与人交往的态度,遵循本性和自然。更重要的是,在这里可以看得出来,庄子并没有因为家贫而自卑,他反而没有过多的私有财产的观念,因为世间万物都是“道”所产生的。

生死观是一个人要面对的最彻底的、也可能是最哲学的问题,每个人都要面对,从中也可以看出一个人对生命、死亡的思考与态度。

在《至乐》之中,庄子的妻子去世了,庄子反而击盆高歌。面对亲人的离世,他觉得,人在诞生之前,不过是大自然的“气”;人死了之后,也是回归到自然之中。这并不是一个悲伤的过程,反而值得庆祝。

庄子就是这样,认为“死生命也,有夜旦之常。”(《大宗师》),“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养生主》),人们完全不必为生死而感到悲伤。在《列御寇》之中,庄子自己也要死掉了,弟子们想要将他厚葬,庄子说,自己用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美玉,以星辰为珍珠,天地万物来送行,已经够厚重了。弟子怕乌鸦和老鹰吃他的遗体。他却说,天上有乌鸦和老鹰来吃,地上也有蝼蚁来吃,要是只给后者吃不给前者吃,那不是太偏颇了吗?庄子终于悠然而去,他超越了死亡,忘却生命。用自己的哲学思想为自己的一生划上诗意的句号。

但是也有例外,在《徐无鬼》之中,庄子面对自己老友惠子的死亡,感叹道,再也找不到能够与自己辩论的人了。或许那一刻,他也是动情了吧。

总而言之,我们看到的这种人生态度,或许很普通,在中国人的历史之中也很常见。但是,它的根源,正是出自《庄子》的精神与思想。

(七)《庄子》的文学价值

《庄子》的文学价值,在诸子之中,应该是最高的。就连鲁迅也评价道:“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在《寓言》一篇当中,《庄子》总结自己的行文风格为:“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使用寓言的地方有十分之九,引用前辈先哲的地方有十分之七,自然而成、随心所欲的言论每天都层出不穷。)这一善用“寓言、重言、卮言”的风格使《庄子》一书极具文学创造性。但是,庄子的这种行文风格并不是出于文学上的考虑,他最根本的目的还是为了说清楚自己“道”。

之前说过了,庄子的“道”是不能用概念逻辑来推理得到的,他自己也觉得这个“道”是讲不清楚的。所以,他要借用寓言的象征比喻手法来说理,通过重言来论证自己言论的合理性,通过卮言来尽可能地描述道。这种说理的方式,在形式逻辑的立场上近乎诡辩;但是正是因为这种善于象征的手法、不甚明确的概念、天马行空的例子,才能让读者更加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理解能力,用联想的、感悟的方式去体验,这就轻易超越了文字概念对思想的限制,让人越过文字本身,去探寻庄子哲学背后的深意。这种特点,在中国人的诗歌、画作、音乐等艺术上也多有体现。

以下,不完全地、不怎么论证地,总结一下《庄子》的文学特点。

首先给后世文学留下最大价值的地方,就是它里面创造的各种成语、名言和寓言啦。成语有比如:贻笑大方、望洋兴叹、庖丁解牛、标新立异、朝三暮四、无中生有、东施效颦、螳臂挡车、呆若木鸡、盗亦有道、鹏程万里、每况愈下、越俎代庖,等等。寓言有:井底之蛙、鲁侯养鸟、河伯见东海,混沌之死、庄周梦蝶,等等。名言有: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等等。真正的汪洋捭阖,仪态万方。

其次是比较善用各种修辞手法,比如夸张、比喻、象征、排比、对比等等。最为出色的应该是象征和对比两种,象征就是上面说的善用寓言,至于对比嘛……庄子为了说理,经常会用很夸张地手法来对比说明:比如说《逍遥游》当中的“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与“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就形成了“小大之辩”。又比如《则阳》之中,庄子讲述在一只蜗牛的触角之上有两个国家(应该是属于微生物级别的),为了争夺地盘常年对战,死伤无数。这个故事就是用极其夸张的手法来讽刺当时的国家互相征战,也许在另一个角度看,就像争一只蜗牛的触角那么小的地盘而已。

再次,《庄子》的文章,散骈结合,各种造句用字,音节错落有致,非常具有可读性。

再者,庄子的想象力丰富,善于抒情,使其文章极具感染力。

……

相关的特点很多很多,无心一一总结。我只想说,如果你不把《庄子》当作一本哲学书,而是把它当成单纯的文学来看,那也一定会大有收获的。

在书中最后一篇《天下》之中(此篇是后人伪作),对庄子评价道:“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其书虽瑰玮而连犿无伤也。其辞虽参差而諔诡可观。”我想,这大概是对《庄子》最好的总结。作者:花亦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百家笔记网(本站内容纯属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处理)

赣ICP备2020013781号 Copyright https://www.simayi.net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