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1000字

越抓住“本质”,越容易成功——《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1000字:

一直以来,我读的历史书籍不多,王老师的推荐下,好好读了一下当代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感触还是比较多的。

抓住问题的本质,才能获得胜利。其实我一直有个疑问,为啥奸臣那么多,为啥总是屡屡得逞(奸臣成功的难度很大,感觉可参考“三国杀”的桌游),难道皇帝都是蠢货吗?

而古代当皇帝是淘汰率最高,风险最大的职业,能够做到那个位置,绝不会是一个完全的蠢材。皇帝并不傻,只不过并不是站在老百姓角度看待对或者错,而是从皇帝个人角度看是否有利。

贪污或者其它坏行为其实并不关心,所以不管是忠臣还是奸臣了,最后被扳倒的罪名,往往是“意图谋反”或者“占了有王气之地”等等。

“本质”是什么?如何拨开云雾看到事物的本质呢?每条路都看起来差不多,那么哪条路是陷阱,哪条路是康庄大道呢?为什么同样的事情有时候做就是对的,有时候做就是错的?

为什么有的人用孙子兵法打了胜仗,有的人反其道行之也打了胜仗,还有人完全不懂兵法打了胜仗呢?为什么有时看起来是好事,却起了坏效果,而看起来是坏事却有好效果呢?

越抓住“本质”,越容易成功——《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1000字.jpg

以上的问题,我思考了很久,发现并不清楚答案。但是以下这些感悟,可能在我面对类似问题的时候,更加接近正确。

1.做事情要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就像一次次农民起义,以及明朝300年气数已尽,其实蕴含着很多“社会规律”;例如地球绕着太阳转,是因为万有引力,这是“自然规律”;纸币多了钱自然不值钱,这是简单的经济规律。社会经济“规律”,对于未来而言就是“趋势”。

2.沉下心来,专注。想看清所有事物的本质,基本不可能。专注于某一领域,才能有更好的成就。要避免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贸然在不懂的领域行动。例如“土木堡事件”中,那个太监明明没本事压根不懂军事,一通瞎指挥结果把自己和皇帝都搭进去了。

3.“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要学习精髓,活学活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古代信息闭塞很多时候勾心斗角很有效,太监蒙皇帝也就骗了,而现在要想更好的成功,需要同心协力,合作共赢。

4.打破惯性思维,打破思维误区。“好”和“坏”并不来自于主观判断,而是来自理性分析,克服人性弱点才能发现“真实”。崇祯皇帝就做了很多看起来是很好,实际却很糟糕的事。

5.“人”是最重要的因素。类似于打仗之类的,很多时候需要极高的天赋。例如戚继光打倭寇,不胜都难,每次战损比为“1:30”,杀死穷凶极恶的倭寇几千人,自己仅损失几十人。

我投资方面实在没什么天赋,能够得到王永山老师指点以及帮助,规避风险,实在是一件幸事。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百家笔记网(本站内容纯属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处理)

赣ICP备2020013781号 Copyright https://www.simayi.net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