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薄》读后感2000字

《浅薄》读后感2000字:

此书作者提出:人类的大脑具有高度可塑性,在整个文明过程中,人类在口语化时期记忆最好,到了书面化时期,进行深度阅读的专注能力最好,而到了互联网时期,人们擅长多任务处理,但精力却更加分散,无法深入思考,变得更加浅薄。从记忆角度分析,长期记忆与短期记忆有根本性区别,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互联网的发展对我们个人乃至整个人类文明都会造成极大危害。

第一部分大脑一生都具有可塑性:

过去人们认为,在生命早期,人的大脑变化最显著,成长空间最大,可塑性最强,而成年后逐渐固化。但大量研究证明,大脑的可塑性是贯穿一生的。美国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电极插入猴子大脑皮层的一个区域,该区域主要负责猴子右手的感觉信号传输,而科学家分别敲击猴子右手各个部位,观察到电极末端的神经元发出信号,说明该位置神经元对应这个部位的感觉信号。通过一直重复这样的方式,一一寻找出神经元与感觉信号的匹配情况。接下来将猴子的感觉神经切断,可以发现猴子手上的神经杂乱无章地长了出来,大脑的对应区域也发生混乱。但是几个月后,所有的混乱就消失了,因为猴子的大脑神经网络又编织出一幅新的地图。在这个实验后的30年里,科学家又做了大量实验表明成年灵长类动物的大脑都具有高度可塑性,这当中也包括我们人类。例如残疾人身体其他部位的能力就可以超越常人,因为发生残疾的器官所用于传递信号的神经元没了用处,神经网络会把它们连接到其他知觉信息处理系统。美国神经学家查尔斯·尼尔森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的可塑性水平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下降,想要建立和巩固新的神经元连接,要付出的努力也将逐渐增加。

《浅薄》读后感2000字.jpg

第二部分互联网让我们的精力分散成碎片,变得更加浅薄:

内容呈现演变的三大过程:口语化时期、书面化时期和互联网时期。在口语化时期,是人类记忆内容的黄金时期,在人类早期文明,诞生很多著名思想家,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述而不作。由于内容呈现方式主要是面对面的演讲和口述,为了吸引听众,必须把演讲做得既深刻又精彩,这对演讲者的记忆能力和表达能力要求极高。苏格拉底曾预言,书面文字虽然可以帮助健忘的老年人进行回忆,但对文字的依赖会改变人的头脑,却不会让头脑变得更好用,用外部符号代替内部记忆,可能会让我们成为浅薄的思想者。但从柏拉图时代开始,人类还真是往这条路越走越远。也由此进入书面时期,这个时期的特点是:丢掉记忆包袱,深度阅读带来专注度提升。柏拉图认为阅读能够代替记忆,用文字记下来,可以把人从记忆的约束里解脱出来,思维和表达可以更自由。书写不仅不会让人变得浅薄,还会增强人的意识。为了更好地理解文本,学习快速阅读让人类神经回路发生复杂变化。

大脑视觉皮层可以瞬间识别出字母和单词的视觉图像。到了第三个时期,也就是互联网时期,人类不仅把记忆任务进一步外包给搜索引擎,还大大削弱阅读文本的专注度。互联网时代的阅读特点是:速度变快,阅读量上升,深度下降。我们愿意花大量时间阅读屏幕,除了因为互联网能带来的诸多便利外,还有一个关键原因,就是互联网调动了多感官参与。互联网调动了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知觉的参与,读后感www.simayi.net一直向我们大脑发送持续稳定的刺激输入流,在大脑中大脑中培养并建立起一个快速灵敏的响应和反馈系统,鼓励我们重复这样的行为,让我们接受这些刺激的神经更加敏感,阅读纸质书不会产生这样的反馈效果,互联网让我们的精力分散成碎片。作者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互联网悖论:互联网吸引我们注意力,目的却为了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我们的处理多任务能力确实比以前有明显的提升,但这样分散了我们的精力,随着我们的思路被频繁打断,那些只有在专注状态下才能想出来的创造性想法和解决方案会离我们越来越远。互联网中各种刺激你的杂音,不仅会使你的有意识思维中断,还会让潜意识思维短路,以至于大脑成了一个简单的信号处理器,看见什么接收什么,没法做出复杂的信息处理。

第三个部分记忆外包,会对人类文明造成极大的危害:

我们的记忆分为短期记忆、工作记忆、长期记忆。要存储长期记忆,大脑需要合成新的蛋白质,神经细胞还会形成新的突触终端,导致大脑发生了生理上的变化。这些新的突触终端的生长和维持,让我们的记忆更长久,而短期记忆完全没有这个生理过程。互联网阅读是并发式的信息流,同时流入工作记忆区的信息太多,大脑处理不来就保存不了,只能成为短期记忆,长期这样,会损坏我们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加之我们大脑神经具有可塑性,我们做的分散精力的多任务越多,大脑会更擅长处理短期多任务,那么集中精力长期记住一件事情的能力就会变差。随着我们记住的东西越少,我们会越来越依赖互联网存储的海量信息,进一步分散精力,无法专心记忆,加深自己对互联网的依赖,造成恶性循环。对整个人类文明而言,作者用八个字概括了浅薄的影响:记忆外包,文明消亡。记忆外包,会危及我们人类的共同记忆和文化传承。因为我们不仅有个人记忆,还共同构建了支撑整个文明的集体记忆,集体记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每一代人个人记忆的总体变化而变化。当人们把记忆全部外包给冷冰冰的数据库,留下的只有数据和字节,文明就不复存在了。作者:zzb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百家笔记网(本站内容纯属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处理)

赣ICP备2020013781号 Copyright https://www.simayi.net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