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翅与花椒》读后感1500字

先说前者《鱼翅与花椒》。偶像顾老师盛赞之,说特别有趣,还有英式幽默,好奇中买来看了看。不能说不好,但是心情也是一波三折,一言难尽。

这是一个英国女士,讲述了自己从九十年代开始深入中国,从一见倾心的成都美食切入,了解中国菜、学做中国菜并捎带着介绍中国文化的书。内容实际上和现在流行的那些老外的短视频没有太多区别,例如我曾经挺喜欢看的大连女婿铁蛋、澳洲萌叔大卫等等。用西方白人、局外人的视角来看中国文化,做一些简单的类比,初看还是别有新意的。但看久了不免心生疑虑,一则浮光掠影,再则也免不了迎合和经济驱动,很难说典型性和客观性很强。我现在觉得,给中国人介绍西方的大小伙子郭杰瑞要更靠谱一些,因为他在介绍自己更擅长和更了解的事儿。

即便是一鳞片爪,也能得出一些观点来。因为《鱼翅与花椒》是按照年代选编的,也能看得出她眼中几个阶段的中国美食文化:

一是“吃得饱”。

作者刚来中国是九十年代初期,一切懵懂,还巧不巧地插足到了更加闲适的成都,境遇可想而知。在物资匮乏的年代,留学生是新鲜而特供的一个群体,可以用从容的心态、闲适的脚步、富足的钱包、俯视的角度,深入巷口和厨房,甚至还涉足到了厨师技校,看刚刚挣扎过来的中国人如何安排日子和桌子。

印象最深的是她和朋友刘复兴去甘肃老家过年的一段描述,和我的记忆也完全吻合。传统、闭塞、穷困,崇教重文,重男轻女,但不乏对外界的好奇。她不喜欢那里,所以连带着愤恨起了西北的羊肉面片,想到了逃离。

彼时的作者,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新鲜人”,那段描述是喜悦和亲切的,甚至是俏皮可爱的,和她生机勃勃的青春年华融为一体。

二是“吃得好”。

作者一直在和中国保持联系,以中国美食为主题写了几本书,本世纪初,成了被国内捧为上宾的“美食家”“座上客”。她还在考察湖南美食期间,和SARS不期而遇过。

但是这时候的文字并没有随着更加深度嵌入而亲密,倒是增加了疏离和冷漠。这应该是她题目中的“鱼翅”阶段。富起来的中华饮食,走向了穷奢极欲、浪费铺张、嗜好野味,让她的讲述呈现了抗拒、反思,甚而批判。换句话说,她已经不再是那个充满好奇的小姑娘,回归了她从祖上继承而来的价值观,走向了政治正确。

但这也是全文最无趣的篇幅。这种乏味倒不是因为批判的立场,真正恰当入骨的批判才是宝贵的,参考上一段的甘肃农村。但是当她从食客变为贵客开始,她的文字就已经脱离了大众,不再接地气,不再俏皮幽默,很难再立意客观,也很难再引起共鸣。

三是“吃得巧”。

再然后,作者在一段若即若离后,某一次在扬州吃饭,应该是2010年之后了,她把主题又升华了,盛赞扬州菜的精致朴素。“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再吃得巧”也是她自己的总结,认为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和心态观念的提升。

看到这里,我有点想笑,其实无论川菜、湘菜、粤菜还是淮扬菜,始终都是那样,并未改变。应该送一首仓央嘉措的《见与不见》给她。变的是她的视角、她的站位、她的心态、她的岁月。

四是"吃得彪”。

我总结,“彪”这个字,才是作者对中国美食的核心认知。用了大量的篇幅讲述中国奇特广谱、无所不包的食材。一边撒娇“兔兔那么好,怎么可以吃兔兔?”,一边吃得食指大动,口水肆淌。作为一个从不吃兔子、鸽子、狗子的肉食爱好者,我可能生活在了一个假的中国。也曾用阴暗心态作了下揣测,也是她选择川菜而不是粤菜淮扬菜来建立人设,可能是因为更泼辣,更猎奇、更出离、更有卖点。

前段时间在讨论新冠来源时,有不少帖子在为大中华美食撇清,我记得金灿荣就好些个场合澄清,说“西方吃野味比我们厉害多了”。金老师的学养我是很赞赏的,不过对他这个有些主观化的说法还是存有疑义。请大家看看这本书,甚至只需要看看前言,就知道在西方世界语境中,中国人的食谱是多么超凡脱俗。这个锅很难甩掉。

另外,发自肺腑且不讲政治地说,真的不喜欢和看够了讲中国美食的文字和影像。每当我打开纪录片频道,决定看看大中华自己的片子时,发现一多半都是美食主题。再好的食材反复炖,也会令人感到乏味。难道地大物博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就只剩下“美食”了么?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百家笔记网(本站内容纯属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处理)

赣ICP备2020013781号 Copyright https://www.simayi.net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