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陷阱》读后感1000字

作者:小忆

1.打着“反腐败”的正义之旗,实则隐秘的“经济战争”

以“反腐败”的名义,迫使大型跨国公司向美国缴纳巨额罚款。更有甚者,像阿尔斯通一样,被迫出售重要战略业务。不仅阿尔斯通被肢解,法国也会丧失在能源领域的话语权,是国家层面的经济战争。

正如当下的中美贸易战,被扣留的孟晚舟,被制裁的华为、中兴。。。看似控诉中美贸易的不平等,实则遏制中国科技和高端制造的崛起

2.“自由、民主”的假面之下,是强权的为所欲为

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媒体报道,美国始终闪耀着“自由、民主”的光芒。美国呈现给我们的印象是,连最底层的弱势群体都能得到司法的庇护和赦免,以至于作者在刚开始被拘留时天真地以为一切都是误会,自己很快就会被释放。殊不知,哪怕多年前印尼的业务只是涉案金额很小的一个项目,并且在当年的事件中,作者只是个无足轻重的参与人员,但是落在美国手中的他,已经成为美国向阿尔斯通谈判的筹码,怎会轻易放过。

多次的上诉和庭审,达成的协议说翻就翻,作为个体,除了接受,别无他选。反抗之,得到的只会是更重的刑罚。牢狱之中,无论作者的要求多么正当,都可以被无视,都可以用一个词“程序”就给驳回。

强权之下,个体是多么的无力与弱小。

3.霸权主义,“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从未被打破

即便法国经济部、工业部等重要政府部门,甚至法国总统知晓“阿尔斯通将全部能源业务出售给通用电气”并不像柏珂龙所宣称的,所谓媒体口中的“真相”那样将有利于公司的发展、有利于法国的就业,但是因为美国很强大,并不是他们想交手的敌人,所以选择接受。

4.不平等的交易,桌上桌下的谈判,私利之下,人性的冷漠

至始至终,作者无愧于公司,所做的一切都是完全遵照公司的内部规则,并得到上层的肯定。看守所中,作者耐心的等待,对他为之奋斗二十多年的公司满怀期待,相信他的“公司伙伴们”会来解救他。然而,作者不仅没有等来公司任何人哪怕一次的探视,反而收到的是人力以他“长期矿工,扰乱公司安排“的名义将他解雇的邮件。

即便十年前印尼的项目中,作者并不是主要责任人,并且所涉金额在阿尔斯通被指控的全部行贿案件中只占很小的比例,按照美国的司法计算,作者要受到125年的监禁。然而,公司主要责任人CEO柏珂龙,不仅没受到任何刑罚,反而得到400万欧元的谈判奖励,谈判的结果便是将阿尔斯通的能源业务卖给通用电气。

公司肢解,国家受损,柏珂龙谋得私利,而作者皮耶鲁齐,只是谈判过程中被利用的牺牲品。

最后,不论是个人,还是企业,还是国家,面对挑战,唯有强大。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百家笔记网(本站内容纯属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处理)

赣ICP备2020013781号 Copyright https://www.simayi.net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