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革命的结构》读后感3000字

《科学革命的结构》读后感3000字!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批活跃于维也纳大学的学者,例如卡尔纳普,石里克等人提出了逻辑实证主义。他们主张“科学的哲学”,反对传统思辨哲学出发,进而将研究的兴趣的兴趣专注于科学,最终形成了“科学哲学”(Scientific Philosophy)。逻辑实证主义认为科学的发展过程是线性的累积的,事实、理论和方法就像一颗颗科学颗粒,最后形成真理和知识大厦。库恩则认为,如果科学是这样发展的话,必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方面,他必须指出当代科学的每一事实、定律和理论是何人何时发现或发明的;另一方面,他必须描述和解释阻碍着现代科学教科书诸成分更迅速地累积起来的错误、神话和迷信”(P2)即需要分清楚真理和谬误的界限,然而事实是“累积过程的编年史家们发现他们越来越难以回答,氧是何时被发现的这样的问题”。而且科学毫无疑问是历史的,以前流行的科学今天可以被我们证伪,那么如何保证我们今天的科学不会在未来被证明是错误的呢?因此,真理与谬误的界限同样难以回答。

库恩因此认为科学发展是非积累性的活动,但也不同于波普的科学发展模式。波普与逻辑实证主义的经验证实原则针锋相对,提出了证伪主义的原则,但他过分强调了科学发展中的否定、质变或革命的一面 , 并把它绝对化,而否定了科学发展中的肯定、量变或进化的一面,此外由于对证伪的追求,实验的决定性地位非常突出,库恩的动态模式则相对合理。他提出科学的发展通过常规研究和科学革命两种状态交替变更而发展的思想 , 既看到常规科学的渐进的积累 , 又看到非常规科学时期革命的转变 , 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学发展历史过程中。

在常规科学时期,科学是范式(paradigm)指导下的解谜活动,在解谜活动继续进行过程中,范式会受到反常现象的冲击,反常现象的不断积累,使范式遇到危机,最后由新范式取而代之。

范式理论是库恩最重要的概念,“范式”一词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柏拉图用它来指代理念(Idea)作为实物的榜样,我们所画的圆就是将理想中的圆作为范式。维特根斯坦也提到这一概念,他把存放在巴黎博物馆的铂制米原尺,作为长度计量的“范式”。但库恩自己从来没给过明确地定义,难怪有人评价说他的思想很深刻敏锐,但是表达的能力有点差,对概念的表达很拙劣。玛斯特曼(Margaret Masterman)将这概念分为三种意义上:一是指形而上学范式,也称为元范式,关于世界的基本信念,二是指社会学范式,如公认的科学成就,科学共同体,科学习惯,科学传统等,三是指人造范式,如教科书,经典著作,工具,仪器,范例,专业基质等。

在1974年的《对范式的再思考》一文中,库恩再次强调《结构》中的“范式”“科学共同体”一词是同时引入的,范式与科学共同体在库恩的思想体系中是密切相关的,也是他的科学革命动态发展模式的基石范畴。范式起源于语法中词缀变化,库恩引申为包括科学理论和科学思想等在内的科学成就和科学世界观,进而推为科学共同体共有的一整套规则,也包括科学共同体的共有信念,这种信念在某个众所周知的重大科学成就之后建立发展,并成为传统。“范式之所以获得了它们的地位,是因为它们比它们的竞争对手能更成功地解决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为实践者团体认识到是最为重要的”(P23),“范式的成功在开始很大程度上只是选取的、不完备的、有可能成功的预示”(P23)“以共同范式为基础进行研究的人,都承诺同样的规则和标准从事科学实践”(P9),即它能为科学共同体成员提供把握科学对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支持,在具体学科中表现为一个可供仿效的解题样板。它展现了一定时期中这门学科的发展方向和研究方法,影响着科学共同体成员的自然观和价值观。库恩在范式和科学共同体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科学革命的动态发展模式。他认为科学革命主要事件就是旧范式被科学共同体抛弃,新范式在这个动荡过程中确立壮大。

但在这里有必要对“范式”的本体论性质 进行再思考。在以上的叙述中,对于范式的性质是从拉卡托斯所说的“硬核论”,即认为一个变化的事物如果保持了原先的“硬核”,则仍属于同一传统,反之则 是“范式转移”,它是一场彻底的革命,新范式并不需要继承旧范式,然而纵观全书可以发现西方科学范式转移是一个革命中有继承的过程。正如对“革命(revolution)”的词源分析,它是从动词revolvere一词演化而来,带有“返回、周期性出现”的意思,并没有现在通用的“打破旧传统,建立新秩序”意思。因此维特根斯坦所说的“家族相似说”也许更能说明范式转移的连续性。

库恩强调新旧范式的“不可通约性(incommensurableways)”,“范式改变使科学家对他们研究所及的世界的看法变了...我们可以说在革命之后,科学家们所面对的是一个不同的世界”(P111)。不可通约性意味着范式的转换是一种格式塔转换,类似宗教的皈依。也正是“不可通约性”命题使库恩走上了相对主义的道路,虽然他从未承认自己是相对主义者。

波普虽然以“猜想与反驳”形式批判了逻辑实证主义的“累积说”,但他仍保留了“逼真度”,因此,科学仍然可以视为对实在世界的客观描述,而库恩的范式不可通约性则对客观性形成理论真正的挑战。因为如果科学发展是以范式交替进行的,范式之间的又是不可通约的,读后感www.simayi.net那如何说明新理论才是对实在的客观描述?会不会旧典范更符合实在呢?“不可通约”概念认为科学的客观性与理性都是相对于范式而言的,否定了跨范式理性比较的可能性。

“不可通约”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几何学中。它的原意是,一个等边直角三角形,如果直角边长为1,那么斜边长为2的开方。由于它是无理数,因此找不到一把尺子可以共同测量斜边与直角边。,因此不可通约的本意是“不可以有共同的量度”,而不是“不可比较”。库恩的“不可通约”概念,分为三个形式:一是方法论形式,“竞争者的范式的支持者对于候补范式所应解决问题的清单看法不同,他们的标准或科学的定义并不一样”(P124),即相竞争的范式解决不同的问题,并在评价他们的解决办法时使用不同的方法标准;二是语义学形式,“新范式由旧范式场所出来,所以他们通常收编了许多传统范式以前使用过的语汇和仪器...但是新范式很少以传统的方式去应用这些借过来的要素”(P125),不同的范式应用不同的概念工具,比如“空间”一词在牛顿物理那里是平直的、均匀的、各向同性的,而在爱因斯坦相对论那里重新得到了概念的编织;三是本体论形式,“竞争者的范式支持者在不同的世界中从事他们的事业”(P126).三种形式的不可通约性对应于三种形式的相对主义,分别是合理性相对主义、概念相对主义和本体论相对主义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百家笔记网(本站内容纯属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处理)

赣ICP备2020013781号 Copyright https://www.simayi.net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