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门十弟子》读后感3000字!
犹豫了很久,我还是决定斗胆和大家推荐这本“正经书”。
作者:撰稿人小德
一直以来,我对各类“国学著作”都嗤之以鼻,对于各类经典解读也不敢恭维,老祖宗说的话,告诉我们的道理固然高明,但是最高深的武功秘籍往往如此,你如果驾驭不了它,你必定受其反噬。只有一个人足够成熟,拥有足够的阅历,能把这些精深的道理了解透彻并能根据特定情况特定使用,那才能发挥出价值,但很可惜这样的人实在不多。
但是为什么今天我要斗胆把傅佩荣先生的《孔门十弟子》推荐给大家呢?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这本书不是艰深奥塞的国学巨著,《孔门十弟子》通过精选孔子最有名的10个学生的一些小故事,向大家展示了儒家学说的一个主体大框架。
另一方面书中夹杂了很多傅佩荣先生结合当下时代背景对儒家学说做的解读,清晰客观,能提供给大家一个更科学实用的角度去品味经典。
所以对于想修身养性,提升整体素养,但又没精力去一口一口啃《论语》这类儒学著作的人而言,这本《孔门十弟子》十分适合当先遣军,相信读完这本小书,再去读《论语》,肯定会事半功倍。
我感觉我们误解了“儒家”
过去我对儒家的印象,可以简单概括为一个字:累!我们熟悉的那些《论语》名言,几乎全部都是教条,告诉你该怎么怎么做,你不该怎么怎么做。一大堆规矩要守,一大堆伦理要应对......东亚中日韩三国,为什么普遍有一种活得很累很丧很不潇洒的感觉,我一直觉得儒家得负很大的责任。
但当我看完《孔门十弟子》,我觉得儒家并没有错,错就错在学说代代传承,人们过多强调那些实用的教条,慢慢地把儒家学说片面化了,像我们的教科书里,记录的只有诸如“三省吾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些大道理,但却把儒家学说中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抛到了一边。
书中讲曾参的一章有个片段让我很感动,说的是孔子问学生们自己的志向是什么。子路说要当一个军事家,冉有说要做一个政治家,公西华想当外交家,一旁的曾参在弹瑟助兴,没有回答。
孔子于是问他说:”曾参你的志向又是什么呢?“
论语记载: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意思是曾参忽然停下演奏,瑟传出“铿”的一声尾音,气势十足,随后他把瑟放在一边,说出了一段流传千古的名句。
曾参说道,我的梦想很简单,那就是: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意思是在春天的傍晚,穿上春天轻爽的衣服,和五六个朋友,带着六七个孩子,去河边洗澡,随后夕阳西下,吹着晚风,一边唱歌一边回家。
这段话十分简短,但却像一缕清风,一下子吹散我所有烦躁。我想,数千年后的今天,和功名利禄相比,这样的一副和和美美的场景或许才是中国人内心真正想要的吧。
不要盲目崇拜孔子,不要盲目诋毁孔子
涉及国学的书,大多都是在绝对肯定这些思想的前提下,对它们进行解读和思考。但在《孔门十弟子》中,傅佩荣先生这么一段话让我觉得十分敬佩。
他说:“孟子和宰我一样,认为没有人比得上孔子,韩愈亦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些话自有一些道理。当然,我们也不要盲目崇拜孔子,因为孔子也是一个人,他也是慢慢成长的。孔子可以做到的,今天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
在谈到对于传统文化与礼制的看法时,傅佩荣老师说道:“礼制有时候也需要调整、更改,与时代结合,但重要的是心意,而不是外在的规矩......真正的礼仪和法律,是为了配合人的情感需要而设置的,并非为了守礼法而守礼法。“
身处在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个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次遭遇外来文化猛烈冲击的时代,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自己的传统文化以及价值观,我认为傅老师提出了一个很有指引性的观点。只有孔孟老庄一个个都走下神位、走进大众的生活中去,他们的思想和智慧才能在新的时代发挥出新的作用。
儒释道在中国是否还有价值?
西方文化体系正在全面掌控我们的物质生活。这句话你是否觉得夸张?但事实上我们每天工作的公司、公司里制定的各类绩效与制度、我们每天思考的如何更高效工作......所有这一切都来自西方。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思想状态渐渐从”如何把一件事做到极致“转变为”如何把事情做得高效“上来。
那么,在一整套西方文化主导的工作生活中,中国传统儒释道是否还有价值?这个问题很可笑,当然有,永远都会有。
我想借助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王德峰的观点来解释这个问题。王德峰老师说:”无论你的生活多么西化,甚至于你移居异地,但只要你说中国话,你写中国汉字,你就永远离不开儒释道这个基本的思想体系。“
王老师为自己的这段话做了一层论证,他说即使你没读过四书五经,没看过一部佛经,但其实不知不觉中你一直都在用儒释道的观点说话和表达,比如当你告诫朋友要有信念有坚守真理,真理和信念本是佛教的语言,比如你时常安慰朋友要看开,过多几年回头看现在遭遇的困难都是小事,这无形中就是佛家和道家的思想,比如你家客厅悬挂的书法”勤能补拙“、”诚信赢天下“等等,这都是儒家入世的理念。
我想对这个观点做更深入的剖析,为什么你说中国话,你写中国字,你就离不开传统儒释道理论。说中国话、写中国字其实意味着你是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读后感www.simayi.net确实,你可以没读过任何经典,你甚至可以对传统的东西弃之不顾,但是当你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中成长起来,这就意味着你从小物流在家里、学校还是在社会,无形之中都是以中国传统的那一套约束和教导你的,你很小就知道勤奋、刻苦、孝顺、友爱这些概念,你从小就无意识地接纳了这套意识理论。
所以,时代再怎么发展,只要中国话还有人说,中国汉字还有人写,那么儒释道就会被需要,只有在这套体系中,中国人才能寻找到自己的幸福感。
这个时代的中国人很努力很努力,年轻人都在拼命赚钱,但是很少年轻人赚了钱是为了自己。年轻人拼命赚钱,不是自己非住大房子不可,而是希望自己的家庭有自己所属的一个住所。年轻人拼命赚钱,不是多么希望能买一辆拉风的豪车,而是希望能给爸妈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
年轻人不是真的那么讨厌加班,而是因为加班的时候爸妈可能在家等自己吃饭,年轻人不是真的因为自己一无所成而觉得沮丧,而是因为自己拼尽全力但却依旧不能给家人美满生活而无奈。
中国人的幸福感来自哪里?来自于儒释道体系里强调的东西,来自于父母健康、儿女有成、夫妻和睦、朋友和乐......中国人的快乐,自古以来都藏在儒释道的理论中。
这个时代的儒释道,不应该再是高高在上的经典圣言,圣贤应该走入寻常人间,落地一些,走进抖音,走进快手,让更多中国人内心有所寄托,让更多中国人发自内心欢笑。
《孔门十弟子》,值得一读。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