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井信义育儿法》读后感3000字

《平井信义育儿法》读后感3000字!

两代人的育儿冲突,导致家庭矛盾爆发,可以和这位老爷爷学习

婆媳矛盾,这可真是一个广大的话题,每个女人对这个话题都有数不清的话想说。我问过身边很多的朋友,她们都明里暗里地表达过对婆婆的不满。这个不满,归根到底就是生活方式和育儿理念不一样导致的。

并且,这些妈妈们的观点都惊人的相似,那就是:生活上的问题自己忍忍就算了,一家人和气生财,可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绝对不能让步。孩子的成长过程是至关重要的,妈妈们都不想让上一辈的老观念,把孩子给“毁”了。

因此,婆媳矛盾的根源其实就是育儿观念的不一致。在婆媳育儿矛盾这一点上,包文婧和自己婆婆就完美地演示了什么叫“分歧”。

包文婧带饺子上《妈妈是超人》节目时,有一期请到了饺子的奶奶。奶奶来之后,便开始对饺子进行改造计划,甚至藏起了饺子的安抚物——安抚奶嘴,于是奶奶和饺子、包文婧上演了一场“安抚奶嘴争夺大战”。

其实,作为旁观者我们都知道,奶奶和妈妈的出发点都是为了饺子好,只是观念不一样,导致了矛盾的发生。

我见过、也是最佩服的一位带孩子的老年人就是,日本的儿童心理大师平井信义,他是一位非常善于处理家庭关系的老爷爷。平井信义老师自己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女儿结婚后一大家子人依然同住一个屋檐下,三代同堂的他们家庭和睦,从来没有矛盾。并且自己亲自抚育了子女、孙子一共11个孩子。

这位老爷爷把自己带孩子的经验都写进了一本书中,这本书就是《平井信义育儿法》,书中用娓娓道来的方式,向读者传达了自己的育儿理念。这本书不像其他的理论类育儿书,全是难懂的大道理。它就像身边一个普通的老爷爷在和你聊家常,讲故事,然后让你从这些家庭故事中看到作者的智慧和观点。

我们先来看一下,为什么作者三代同堂,还能其乐融融呢?

和长辈生活在一起,最大的矛盾就是育儿矛盾,作者自己本身就拥有50年的儿童心理研究经验,所以他的育儿观在很大程度上就代表了权威。但这并不是说明我们就只能可望不可即,自暴自弃地认为,“人家是专家,我只是个普通人,怎么能和他比”。

他的这些故事都是我们平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他的经验也是可以被效仿的。

一、不和孩子的妈妈抢孩子

“为什么我总感觉婆婆在和我抢孩子”,这是知乎上一个将近有800万浏览,1000+回答的问题,我看到很多的回答都是,婆婆一定要带孩子睡觉、婆婆除了喂奶其他时候碰都不让我碰孩子、婆婆总说我不会带孩子……

这个问题真的是太普遍了,我身边都不止听到一个妈妈这样控诉过。她们的感觉很奇怪,一方面是认为婆婆没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可能是在体恤自己,另一方面又感觉怪怪的,总觉得这样的“体恤”好像让自己成了一个只提供生孩子的“机器”。

平井信义老师在书中很无情的拆穿了婆婆这一行为。他说这些奶奶嘴上说是为了孙子,为了媳妇,实际上大部分都是利用孙辈来排解自己的孤独。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们大多数都是缺乏自主性,不知道该如何度过自己的余生,因此才和孙辈玩。

作者是一个非常得体的父亲以及爷爷,他说自己自始自终扮演的都是年轻父母的助手的角色,他不会因为孙儿特别可爱,而把孩子从年轻夫妻手里抢过来满足自己的私心。孙子想和他一起睡时,他也会和孙子说“你先去问问妈妈的意见”。

不和孩子的妈妈抢孩子,把自己当成一个辅助的角色,能认识以及做到这一点的爷爷奶奶一定是非常智慧,且和蔼的,这也是化解育儿矛盾的关键。

二、不溺爱孩子

“溺爱孩子”现在仿佛成了爷爷奶奶专用词,一说起“溺爱”、“骄纵”,妈妈们都有一肚子话想说。

对于这一点,爷爷奶奶可不这样认为,他们会说自己没有溺爱,该管教一定会管教,可事实呢?买玩具、买零食、喂饭、帮穿鞋子、偷偷给钱,孩子在爷爷奶奶身边都过着“小少爷”一般的生活。

妈妈说,不能吃零食;不能总是看电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刚开始爷爷奶奶可能还会配合,但经不住孩子哭闹,只要孩子一哭,所有原则就统统被丢在一边。很多时候,妈妈好不容易立下的规矩,就被爷爷奶奶悄悄打破,长此以往,两代人的矛盾肯定就出来了。

这点,我们可以和作者学习,平井信义老师作为一个爷爷,他是这样做的:绝不随便给孙子买任何玩具,即使要买,也是和他们的父母商量之后再买。他喜欢给孩子们做不花钱的手工玩具,这样不止可以发挥孩子们的创造性,也不会在玩坏了的时候因心疼而训斥他们。

做父母要学会得体地退出孩子的世界,做爷爷奶奶也一样要学会和子女站在统一战线上去教育孙子,因为你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希望孩子能成长为一个人格健康的成年人。

如果老人过分溺爱孩子,造成的影响不止是破坏家庭和谐,引发婆媳矛盾,更会对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

柳宗元的诗《种树郭橐驼传》里有两句是“虽曰爱之,其实害之”,意思是栽种树时,要像爱护子女一样细心,但种好之后,不要太爱护,忧虑过多,早晨看看,晚上摸摸,甚至用手扣树皮验其死活,这样看起来是爱护新树,其实是害了树苗。

这句诗用来形容对待孩子再贴切不过,很多爷爷奶奶不忍心孙子哭喊,不忍心孙子受委屈,其实这样做反而是害了孩子。

1、影响孩子和妈妈之间情感联系的正确建立

妈妈管教孩子时,爷爷奶奶如果因为不忍心而去把小孩抱走,甚至训斥妈妈几句,会让孩子的情感天平倾向爷爷奶奶。如果孩子喜欢爷爷奶奶多过喜欢妈妈,那是因为母子间的情感联系没有充分建立,这样的孩子在青春期时很容易因为心理发育不健康而走上失足。

长辈一定要禁止做出类似于妨碍母子关系这样出格的事情,而是当好一个辅助者的角色。

2、孩子的独立性发育迟缓

孩子在学习自己穿衣、穿鞋子时,长辈往往因为不忍心孩子太辛苦,而对孩子伸出援手。如果在这个时期,事事都帮助孩子,那么孩子就会形成依赖性,往后无论有什么事,他第一时间都不是想怎么解决问题,而是寻求帮助。这种依赖感特别强的孩子独立性会出现迟缓。

长辈一定要忍住,别插手,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三、过度保护,引发社交危机

孩子在外面和小伙伴玩耍时,难免会有吵架和小摩擦,长辈总是害怕孩子被欺负,所以很喜欢帮孩子出头,口头警告那些调皮的孩子。可交朋友和玩耍是孩子自己的事,如果长辈事事代劳,会让孩子不懂得如何交流。所以孩子总是会觉得家里自在舒服,不愿外出,一走出家门就会变得畏畏缩缩。

长辈一定要避免帮孩子“交”朋友,帮孩子开口,让孩子自己学会如何和别人交流。

我们中国人讲究家和万事兴,谁也不愿家里矛盾冲天,整天和家里老人吵吵闹闹。一个和谐的、没有育儿冲突的家庭环境不止需要爷爷奶奶做出改变,同样也需要爸爸妈妈的努力。

首先,丈夫的态度至关重要。

作者在书中讲述了自己年轻时的一段经历。他工作很忙,妻子要照顾生病的妈妈,回到家之后听到妻子的诉苦他觉得很累,读后感www.simayi.net也很烦。但他还是尝试理解妻子的心情,因为他知道如果不认真倾听妻子的烦恼的话,那么妻子的情绪会投射到孩子身上,比如拿孩子出气。

并且那些没有被丈夫倾听的妻子,等她们熬成婆婆时,就会把自己当年所受的苦转嫁到儿媳妇身上。即使她们曾经下过决心,决不让儿媳妇受自己一样的苦,然而因为心理的创伤没有得到医治,所以最终还是变成了一定要欺负儿媳妇的婆婆。

不得不说,作者真的是一个睿智的男人,他明白如果带着体贴的心,耐心的听妻子的倾诉,那就是对全家最大的贡献。现在,他的妻子成了一名好婆婆,他经常能听到妻子和两个儿媳妇欢声笑语的声音。

丈夫就是连接妻子和长辈之间的纽带,如果纽带发挥了积极、正面的作用,家庭环境自然也能变得和谐。

其次,要敢于对长辈说“不”。

作者在书中所说的日本文化,我觉得放在中国总体环境中一样适用,那就是:过得太拘谨,不善于说“不”。

在这点上,欧美国家的教育方式值得我们学习,他们会鼓励孩子们把自己的意见勇敢地表达出来。其实,我们不止要教育孩子勇敢表达,自己也要学会对自己的父母勇敢表达。

很多儿媳妇喜欢在背后说婆婆的某些做法自己不喜欢、不认同,但就是不说出来,长久以往,这种不满意就会越积越深,最后爆发。我们不赞同长辈溺爱,就勇敢地表达出来,说出为什么不可以;不认同长辈老一套的育儿方式,那就把新派的育儿理念告诉他们;不喜欢长辈的强势做派,那就表达出你的不舒服,寻求更好的相处模式。

一直隐忍,到最后忍无可忍,最终爆发,这是下下策,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说出来。

平井信义是一位智慧的老人,也是一位儿童心理的研究者,更是一名好爸爸、好爷爷。1982年,他在写《平井信义育儿法》时,已是63岁的老人,但很多育儿理念放在今天同样适用。

我今天只是把他作为爸爸和爷爷的身份写出来,但其实,他还是一名研究者,他以追踪儿童的人格发育过程,以及寻找儿童问题行为的原因为主要研究方向,他在《平井信义育儿法》一书中,主要讲的是要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体贴之心,以及如何培养、照顾0-5岁的孩子,让孩子在人格形成过程中经营得顺顺利利,让孩子不会变成问题儿童。

我之所以在这本书中,选择婆媳问题这个话题,是因为平井信义老师在处理家庭关系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智慧,孩子的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不应该成为对立面,而应该是盟友,因为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孩子健康成长,家庭和谐欢乐。

点开了这篇文章正在看的你,其实就已经有了改变的意识,但这只是一个开始,我们只有不断学习和思考,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家庭的相处模式。我们要相信,以前家里争吵过的裂缝,都是以后光照进去的地方。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百家笔记网(本站内容纯属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处理)

赣ICP备2020013781号 Copyright https://www.simayi.net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