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3000字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3000字!

在读完《曾国藩》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会突然想到书中怎么描述曾国藩遇事时的心理活动的,以至于在接下来看《月亮与六便士》时,越读到后面,越是对西方人这种对自由的疯狂崇拜而感到反感,人到中年抛妻弃子远赴他国去追求自己所谓的艺术梦想,与曾国藩这一生为国、为民、为祖宗家业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胸怀相比,只能说太不适合中国人的价值观。再接下来就是开始读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其实我是很想看王阳明的,当时苦于疫情不方便买书,刚好妹妹的书架上有太多书可以选,于是读了这本应该不会让自己失望的名著。

确实,能读到一本好书是幸运的,毕竟到了一定的年纪,在一定量的积累后,又困于专业、经历、个人爱好的限制,不是随便一本书都会引起你的深思,但是一旦读到一本极好的书时,你又渴望下一本能比它更好,才能满足你不断膨胀的欲望,但这又是越来越难的。所以,我把目光转向中国文学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学,这上下五千年的瑰宝足够满足所有人自由翱翔。

如果下次再有人让我推荐书,那第一本绝对是《曾国藩》,这已经远远超过《飘》《傲慢与偏见》《平凡的世界》这三巨头对我的影响了,当然回归中国文学吧《人生》《活着》《骆驼祥子》等等等等,都是很好的书。如果你对当下生活有些许不满,又不知该如何表达,那就看看《沉默的大多数》吧!

这本书,王小波先生把自己当时的处境和想法娓娓道来,绝没有拖泥带水,但有夹枪带棒,就像一个名嘴在跟你讲述他年轻的经历。因为读过、学过有关wg的些许经历,所以很明白他表达的是什么,而且值得感慨的是,历史总是有着惊人的相似,他遇到过的人或事,你也总会遇到几个,或者正在遇见。读史使人明智,原来如此。

1.在我们这个国家里,傻能成为一种威慑。既不讲理又不懂法,所以处处得便宜。人们总是本着懒得得罪的心态,事事躲让,所以更是宠成这种我傻我骄傲的状态,从此装傻就是一种风气。

就如同现在的贫困户不舍得摘帽,使得扶贫工作困难重重,有时候装傻装憨比装聪明有用的多。

2.对于“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有着相反的想法。如果孔子发现了一切真理,后世只能依据这种真理来做价值判断,那这样的生活是无趣的,且从汉代以后到近代,中国人都是这样生活的,作者宁愿回到孔子之前的年代去生活,因为他要对这个世界保有新奇。

其实对于作者能有这一想法可以理解,他所处的时代太过统一人们思想,但是处于新时代的我们,或者说对于千秋万代的老百姓来说,需要有无数个真理的指引,才能让个人、让这个社会少走弯路。对于每个时代的智者来说,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比抱怨这个巨人取代了自己的位置要更聪明和务实的多。

3.沉默: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这是中国人的通病。往往沉默比话语获得的更多,担的风险更少,于是大家选择沉默。

作者觉得自己似乎经历过“文字狱”所以不敢乱说,觉得自己练就了沉默的本领。对于现代人来说,学会沉默也不失为一种财富,与不辨是非、站在背后充当键盘侠相比,倒不如选择沉默,弄清事实做好自己。当然,作者的沉默是保全自己,而我们的沉默是尊重他人。

4.作者认为孔子的礼对有文化的成年人来说就是一种负担,因为他在wg时对于礼深有体会,除此之外孔子并没有什么令人特别佩服的见解。认为孟子偏执,朱子过于简单。看得出来,作者对孔孟程朱都有不屑一顾之态,反而比较赞赏西方文学,当然他一直强调自己并不是崇洋媚外之徒。

这在我看来,或许就是一个度的原则吧,在闭关锁国太久后,不断的重复传统而轻视外来文学,“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这使得知识分子们不遗余力的要证明外来文化的优秀性,反而容易走入另一个极端。

5.作者认为中国的文化教育色彩太过严重,比如电影,中国的观众都是经过中国编导的培养,作品培养了观众的口味,观众的口味再来影响作者。最终他还得出了一个结论,中国观众水平低。

其实这句话最开始是听冯小刚说“中国垃圾电影多,主要还是因为有垃圾观众捧场。”原来这句话出在这。文化素质的提高当然有个过程,我们说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生产不出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怎么锻炼观众的欣赏能力呢?

6.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里,北京的公厕正在改观,这只是因为外国人到了中国也会内急,某些街道很脏很乱,也总是要到某个国际会议时才能改观。不雅的景象外人看到了丢脸,没有外人时,自己住在里面也不体面――而这后一点总是被人忘掉。

事实是,自古以来,中国人好面子,来了客总要打肿脸充胖子,但我觉得中国政府当时之所以这么做的根本原因还在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读后感www.simayi.net太多窟窿需要补,而顾及不到公厕问题。随着经济发展,我们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人民的精神消费问题等等,而随着发展带来的问题,也只有随着发展才能解决。就如同最近正在讨论的《民法典》,事物的发展总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一个国家的发展,不可能几年内方方面面都发展的很好,给我们的祖国一点信心和耐心。

书中也说到很多中国人一直以来的不良习惯,比如自己家窗明几净,而楼道里垃圾满地、臭气熏天;我们总想着掩饰问题,但现实生活中又处处存在问题……我想问题总是会一直存在的,就如同没有一个完美的上帝,因为他创造不出一个自己都举不起来的石头,那也不会有一个完美的社会,但是我们处在一个逐步完善的社会。

后记:其实看完《沉默的大多数》更加感恩自己生于这个和平、和谐、发展、开放的新时代,王小波先生整本书,或者说他整个人生都深深带有wg时代的烙印,抵制传统、反感制度,过度渴望自由,你越是想脱离,却越是挣扎的更深。当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他能自我觉醒,且致力于唤醒沉默的大多数,总是他的文学价值所在。让我想到前段时间很火的《后浪》,很多批判的人觉得又是一轮洗脑,因为如今的年轻人可并不是都如视频里所描述的那样幸福,或者幸运。可是,谁说被生活重担压着的年轻人,就不能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发挥自己的爱好呢?如果把社会生活的压力,当成反对展现追梦人生的理由,那这样的人和社会才是真的没有希望的。我们并不是忽视、忽略那些弱势群体,我们在致力扶贫,缩短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可是不能因为我们还在发展中,就否定我们量变的力量。的确,有太多的农村青年或者偏远地区的家庭,没有平等的享受到这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滋养和改革发展的红利,但是,不要否定我们都在整体进步,虽然这个速度缓慢而且出现了差距。且让我们耐心的等等我们的祖国,化抱怨为力量,为了同样一个目标付出自己的努力。

客观的说,如果富人不是比穷人享有更多的权利,那为什么人要努力致富呢?在如今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下,做不了富二代可以努力成为富一代。人家父辈或者祖辈几代人的努力,为什么不能使这一辈人活的更轻松呢?我们经常觉得富二代是个贬义词,可往往事实是,人家比你优秀更比你努力。当然这并不是认命,更不是悲观,而是要认清差距,少点戾气。我们讲究效率,更要注重公平,但最后才发现,分饼的方式才决定了这块饼到底能有多大!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百家笔记网(本站内容纯属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处理)

赣ICP备2020013781号 Copyright https://www.simayi.net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