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北归》读后感3000字

《南渡北归》读后感3000字!

煌煌巨著,真堪细读。内容很全面而且详细,但是想把所有的民国大师写个遍也确实不太现实(没有钱钟书)。书中的故事都很真实精彩,也回答了我一些多年的疑惑。其中:

1.可能是在1931年,我从宝坻调查回来,徽因见到我哭丧着脸说,她苦恼极了,因为她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怎么办才好。她和我谈话时一点不像妻子对丈夫谈话,却像个小妹妹在请哥哥拿主意。听到这事我半天说不出话,一种无法形容的痛苦紧紧地抓住了我,我感到血液也凝固了,连呼吸都困难。但我感谢徽因,她没有把我当一个傻丈夫,她对我是坦白和信任的。我想了一夜,该怎么办?我问自己,徽因到底和我幸福还是和老金一起幸福?我把自己、老金和徽因三个人反复放在天平上衡量。我觉得尽管自己在文学艺术各方面有一定的修养,但我缺少老金那哲学家的头脑,我认为自己不如老金,于是第二天,我把想了一夜的结论告诉徽因。我说她是自由的,如果她选择了老金,祝愿他们永远幸福。我们都哭了。当徽因把我的话告诉老金时,老金的回答是:「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从那次谈话以后,我再没有和徽因谈过这件事。因为我知道老金是个说到做到的人。徽因也是个诚实的人。后来,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我们三个人始终是好朋友。我自己在工作上遇到难题也常去请教老金,甚至连我和徽因吵架也常要老金来「仲裁」,因为他总是那么理性,把我们因为情绪激动而搞糊涂的问题分析得一清二楚。

梁思成进一步解释说:「林徽因是个很特别的人,她的才华是多方面的。不管是文学、艺术、建筑乃至哲学,她都有很深的修养。她能作为一个严谨的科学工作者,和我一同到村野僻壤去调查古建筑,又能和徐志摩一起,用英语探讨英国古典文学或我国新诗创作。她具有哲学家的思维和高度概括事物的能力。所以做她的丈夫很不容易。中国有句俗话,『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可是对我来说是,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

讲了林徽因,梁思成与金岳霖之间的复杂感情关系,以前总有人跟我说林是个渣女,但是现在我相信人的情感是复杂而隐秘的,虽然我没有经历这样的感情,但是我相信他们都是诚实真挚的。

2.延至下午3时,衡阳城内仍不见援军到达,此时守军支撑已到极限,方先觉在征求手下几位高级将领的意见后,向蒋介石发出了最后一份电报:

敌人今晨由北城突入以后,即在城内展开巷战,我官兵伤亡殆尽,刻再无兵可资堵击,职等誓以一死报党国,勉尽军人天职,决不负钧座平生培育之至意。此电恐为最后一电,来生再见。职方先觉率参谋长孙鸣玉师长周庆祥、葛先才、容有略、饶少伟同叩

衡阳攻守战,国,民党第十军以1.7万人的劣势兵力,与11万日军相抗,坚守孤城47天,在仅2平方公里的战场上,数度肉搏,以死伤1.5万人,亡7000余人,军长方先觉以下参谋长、四师长被俘的代价,致敌死伤7万余众,其中4.8万人被击毙,日军六十八师团师团长佐久间中将于此役被击毙,五十七旅团长志摩源吉少将,被迫击炮弹自腹部贯穿而亡。衡阳之战,是抗战史上最惨烈的剧战,尽管打出了第十军全军覆没的悲剧,衡阳最终失守,但同样打出了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防御作战独一无二的巅峰,也是少有的在一次战役中,日军伤亡人数大大高于中方的一次大战,如此大小悬殊的比率,在世界战争史上极为罕见。

guo军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无畏感动了我,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好儿女,我们不应该因为阶级对立而否定他们的贡献。

3.而殷海光对恩师更是投入了深情的眷恋。殷重病之后,台北「中华电视台」曾经采访过他,问一生中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殷答:「我没有什么心愿了,唯一让我遗憾的是没能再见一下我的恩师金岳霖先生。50年了,我很想念他。你们将来有机会去大陆,请替我问候一下,就说他的学生殷福生很想念他。」两个月以后,殷海光撒手人寰。海峡两岸民间交往解冻后,台北「中华电视台」记者来到北京并采访了已近90岁的老金。当记者问金岳霖是否还记得过去曾经教过一个叫殷福生,后来改名殷海光的学生,老金说:「我太老了,教过的学生很多,记不得了。」对方说:「可是您的学生还记得您,对您给他的帮助念念不忘。」金岳霖说:「都是过去的事情了,还提他干吗!」这位记者走后,北大哲学系主任汤一介(汤用彤之子)曾专门问过老金,说金先生您的记性那么好,难道真的忘了这个叫殷福生的学生了吗?老金笑了笑说:「没有。殷海光在海内外有一点小名气,这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他原来的名字是殷福生,真难为他还能记得我。他是湖北人,我那时年轻,孤身一人,每月有几百块大洋,我又用不完,殷福生很穷,我资助过几十个哲学系的学生。我从来没有想过让他们回报我。我对殷海光好,不是为了他将来报答我。一个人真心地帮助别人,不是为了别人怎么回报。善之为善,不求回报,这才是善的原意啊!」几年以后,殷海光的学生、台湾大学教授陈鼓应应邀来北京大学访问讲学,借机拜见金岳霖,说是十多年以前,受自己的老师——台大教授殷海光之托,来看看太老师。遗憾的是,此时老金已经去世了。

那个时代太美好,老师和学生一心治学,不求回报,是充满理想主义的时代。

4.1930年4月30日,胡适在致杨杏佛的信中曾这样说过:「记得五六年前曾与周豫才先生兄弟闲谈,我说,《西游记》的『八十一难』,最不能令人满意,应该这样改作:唐僧取了经回到通天河边,梦见黄风大王等妖魔向他索命,唐僧醒来,叫三个徒弟驾云把经卷送回唐土去讫,他自己却念动真言,把当日想吃唐僧一块肉延寿三千年的一切冤魂都召请来,他自己动手,把身上的肉割下来布施给他们吃,一切冤魂吃了唐僧的肉,都得超生极乐世界,唐僧的肉布施完了,他也成了正果。如此结束,最合佛教精神。」接下来,胡适拿这个例子喻自己的经历:「我受了十余年的骂,从来不怨恨骂我的人。有时他们骂的不中肯,我反替他们着急。有时他们骂的太过火了,反损骂者自己的人格,我更替他们不安。如果骂我而使骂者有益,便是我间接于他有恩了,我自然很情愿挨骂。如果有人说,吃胡适一块肉可以延寿一年半年,我也一定情愿自己割下来送给他,并且祝福他。」

许多年后,三联书店的一位老编辑曾对胡适的研究者、北大史学教授欧阳哲生说:「当年那八大本的《胡适思想批判》,是作为应急的任务临时编辑出版的,因为时间紧,任务急,只好将稿件派发给全社的编辑分头去做,所以没有一个编辑从头至尾看过这八册书稿。按这位编辑的估计,恐怕全世界只有一个人看过这八本书,这就是胡适本人。」

我从没有见过像胡适一样,心胸开阔,虚怀若谷,海纳百川,风度优雅的学者,真了不起。

5.抵达蒙自的刘文典经过数日休整,身体、精神明显好转,上课之余,经常与陈寅恪、吴宓等人结伴到郊外散步。一日几人散步至南湖岸边,偶遇一满身泥巴的当地农民在暴打老婆。刘文典平时最恨信奉男尊女卑、不把女人当人看待的男人。见那汉子打得凶狠,激愤不已,走上前去质问为何如此凶悍地殴打一个弱女子。想不到那农民汉子并不解释,气势汹汹地回道:「你管不着!」言毕继续挥拳飞脚地殴打已倒在地上杀猪般嗷叫、口吐白沫的妻子。刘文典见对方如此刁蛮,大怒,挺身上前指着那汉子的鼻尖大声骂道:「cao你妈,蒙自这块地盘上还有我管不着的事!」说罢拉开架势,抡圆了胳膊,狠狠地抽了对方一个响亮的耳光。那汉子遭此重击,捂脸抬头望着刘文典那刚正威严的神态,很像个有来头的绅士,听对方说着北平官话,又自称在蒙自地盘上没有他管不着的事,心生怯意,遂低头弓背溜之乎也。

吴宓与陈寅恪望着这一戏剧性场面,心中窃笑,本想一走了事。想不到现实生活有时比戏剧更加戏剧化,只见那个倒在地上披头散发、口吐白沫、鼻青脸肿的女人如得神助,忽地立起,由一只受伤的兔子变成了一只野性十足的老虎,张牙舞爪地蹿将上来,一把拽住刘文典的衣袖,质问为什么平白无故打她男人,并腾出一只手向刘氏的脖子和脸抓挠起来。刘文典顿时被弄得目瞪口呆,不知做何解释。幸得吴宓和几个游湖的男生一齐围上前来,连拉带拖将那女人擒住,狼狈不堪的刘文典才趁机灰溜溜地逃脱。

中国婚姻中男女关系真是让人难以捉摸。

6.李济给郭氏的为人为学做了一个总结式的评价:「郭是一个天分很高的才子,可惜就是没有骨头」。

总结:读圣贤书,所为何事?还是陈寅恪先生说得好“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百家笔记网(本站内容纯属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处理)

赣ICP备2020013781号 Copyright https://www.simayi.net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