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手记》读后感3000字

《地下室手记》读后感3000字!

作者:知行合一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病态与天才的混合体。他患有妄想型精神分裂症、广泛性焦虑与癫痫。也因为自身的缺陷,他在描绘病态心理方面细致入微,堪称一绝。尼采直言陀翁才是真正的心理学家。《地下室手记》的主人公是个退休公务员,我们不妨称其为“地下室人”。

这位地下室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的答案是,他是个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人。如果非要用一些话描述,那么极端矛盾复杂的人。如果非要将其划在已知的一类中,那么重合度最高的应该是心理学中的“神经症人”。正如他自白:“我不仅不会变成一个心怀歹毒的人,既成不了坏人,也成不了好人,也成不了臭虫。”

我概括下其中的一些矛盾:

这位地下室人思想高度发达,善于内省,富有洞察力,可偏偏又小肚鸡肠,胆小卑怯,疑神疑鬼,怨天尤人,敏感多虑。

他穷困潦倒,一无所有,最需要把精力放在解决物质问题上,可偏偏又喜欢钻研形而上难题。

他的思想涵盖范围很广,却数十年把自己的肉身封闭在暗无天日的地下室中。他自视极高,自诩为比任何实干家都聪明,可偏偏又病态自卑,将自己称为被人驱赶残害的耗子与苍蝇,与人交往带有明显的被迫害妄想。

他考虑周全,思维缜密,可偏偏又什么事情也不动手做。他向往一切美和崇高,可偏偏又道德低劣,整日流连于妓院寻欢取乐。

他对于社会黑暗忧愤不已,对丑恶现象大加批判,可偏偏又在鄙夷的同时与之同流合污。

他渴望融入群体,可他偏偏又酷爱一味地靠打压攻击别人来彰显可怜的自尊。

他真诚地爱对方,可他又以粗暴的肉体占有与精神上的玩弄虐待作为表达爱的手段。他孤苦无依,渴望有人去关怀他,在意他,可偏偏又在他人了解自己后倍觉屈辱难堪,以至于要通过驱赶对方的方式重新强化自我。

他极端地爱所有人的同时又极端地恨所有的人。

他极度渴望报复他人,可偏偏又觉得没有理直气壮的正义性。

他热爱一切美和崇高的同时又想践踏一切美和崇高。

他追求事实,坦诚到让人钦佩的地步,从不遮掩自己的卑劣与病态,可偏偏又对他人欺诈成性,不惜通过诽谤自己满足自己的强烈的虚荣心。

他对于外界的一切都小心谨慎,对一切风吹草动如临大敌,可以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唯恐外界伤害他,侮辱他,可偏偏又自我鄙夷,渴望别人给他一记绝望的耳光,他甚至还从屈辱感中追寻出难得的卑鄙的乐趣……

《地下室手记》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自白,主要是阐述了非理性的哲学议题,第二部分讲述了为以前的同学送行与和丽莎的爱情两件事。第一部分概括下来就是体现了之前所说的种种矛盾。“地下室人”认为理性并不是万无一失的,理性本身值得怀疑和推敲,它束缚了人。所谓人不能向琴键一样任他者弹奏。地下室人推崇自由意志,他把众人深信不疑的理性比作“二二得四”与“一堵坚硬无比的墙”。地下室人认为,有时候“二二得五”也挺好的,并要用血肉之躯碰撞这堵墙。地下室人认为人的自由意志才是一切,所谓的理性,只不过是自由意志的组成部分。正如他所说,有些事即使你知道对自己有害你也会去做—这种基于生命本能的冲动难道是可以被计算清楚的吗?

妥斯妥耶夫斯基具有良好的形而上直觉,他所说的情况就是具象化的哲学议题。因此也影响了很多哲学家。卡伦霍妮曾说:“人类学最大的贡献,就是扩大了正常人的范围”。福柯认为,理性才是最危险的,最应该被限制的疯狂。反正莫尔索有没有问题我不知道,读后感www.simayi.net但社会认为他就是有问题的。所谓的不正常,难道不是拥有话语权的人对思想与行为其迥异者的武断性判定吗?地下室人直言自己喜欢痛苦不喜欢快乐。我们能否依据心理学判定他病态呢?可是心理学在之前还将同性恋视为性变态。地下室人的这种痛苦是为了压抑更大的痛苦还是作为实现快乐的手段呢?如果我们不能给出答案能不能不要说他是病态呢?我们更应该追究是谁损害了他人的利益而不是排斥与众不同者吧。如果一类人生下来天性就与众不同,是否也能算作削减了大家的利益?社会把大家变成了模板化的机器,大多数的人从小到大固守的观念难道是真的正常、合理的吗?我们不能通过通过判定一些人有问题来确保自己是正常的吧?我从小到大见过很多人,可是一类人—思想具有包容性的少之又少。也许,这种复杂只能适合少数人去承担吧。

第二部分为以前同学送行很凸显个人性格,他从内心看不起他以前的军官同学及跟班,觉得他们肤浅无知。可他同时又嫉妒他们,因为他渴望财富、名声与权力。他越是恐惧自己被他们看不起,越要装腔作势,摆出一副傲慢、富有攻击性的样子。他明明没有钱却非要打肿脸充胖子为学生时代关系不好的军官同学送行—他在骨子里想融入这个圈子。却因为忍不住讽刺辱骂同学们与其不欢而散。从卡伦霍妮内心冲突论的角度他的顺从倾向非常明显—讨好型人格,他非常渴望被人接纳,被认同。可同时他的对抗倾向又非常明显—渴望战胜一切人。这里插一段之前的回忆,他对自己臆想出来的军官(不是同学)“迫害”他的经历感到万分恼火羞耻。

为了报复军官,他决定与他正大光明的相撞一次,这里陀翁增添了一段令人叫绝的情节—为了在相撞时显得自己体面,贫穷的他甚至借钱买了一身气派的服装。他千辛万苦设计种种相撞的“巧合”。这就是病态者异于常人的报复欲,据我推测,地下室人是被动攻击性人格障碍。

爱情一般是带有希望与救赎的意义的,它被人赋予了圣洁与美好。可是在这个世界里,爱情只能增添绝望感。与同学不欢而散后,他试图通过找他们决斗的方式来挽回尊严,却意味的邂逅了妓女丽莎。平心而论,地下室人语言天赋极高,他文辞优美,互为文本性,但是他将这种天赋用来摧毁丽莎的精神世界。我看过北大女生自杀事件中男方的语言。就从恶毒的程度而言,与地下室人相比真是不值一提。他描绘了作为一个姑娘美好的一切想象又指出丽莎无可救药,作为妓女,她剥离了爱与性,将人格降低成一具供男性发泄性欲的客体,这样她就永远无法拥抱爱。他乐此不疲地描绘了丽莎悲惨的未来。带着救赎者的嘴脸留下了联系方式扬长而去。

可是结局却是丽莎真的来找他。地下室人因为自己窘迫的一切被窥见而羞耻。这会丽莎成了上帝和救赎者—一位妓女却拥有净化一切的温柔的母性,这么写很常见。可惜地下室人最终没能拥抱爱情,他只是付给丽莎钱作为嫖资—这当然是种侮辱。丽莎夺门而出,地下室人又回到了孤独的地下室。

我们不必可怜地下室人,他是经过种种极端化处理的艺术形象,我们应该对照其发觉自己的内心,去面对,去改变。这也是陀斯妥耶夫斯基希望我们做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百家笔记网(本站内容纯属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处理)

赣ICP备2020013781号 Copyright https://www.simayi.net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