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读后感3500字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3500字!

作者:闲庭柳絮

雨果在序言里写到,他在巴黎圣母院的墙上看到“命运”一词,因而写下这本书。

书分两部,只要来说,第一部主要介绍了人物和背景,第二部主要记述了这个悲剧的故事。

先记录一下这个故事

比埃尔·甘果瓦是一个贫苦的人,后由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孚罗洛的教导,成为一名诗人和哲学家。在弗朗德勒带着他们的公主来与王太子联姻的时候,甘果瓦写了一部圣迹剧在司法宫上演,而这部剧的演出并不顺利,群众们等待中烦躁而混乱,迫不得已只好提前上演,但故事的枯燥乏味并不能引起大家的兴趣。倒是竞选“愚人王”更能引起大家的关注,最后无人看剧转而到大厅另一侧看愚人怪笑的评选。选出来的是后来书里的主要人物,伽西莫多,那个红头发、头在肩膀中间,驼背、独眼、耳聋、跛脚的丑陋的人。

甘果瓦由于受挫,在街上乱逛,后在格雷沃广场看到美丽的爱斯梅拉达在跳舞唱歌,后来跟踪她,却发现她被伽西莫多和孚罗洛劫持,而胆小懦弱的他却不敢上前,并不知何时被伽西莫多打昏。这时英俊帅气的近卫弓箭手队长弗比斯救了她,并逮捕了伽西莫多,互助爱慕。

甘果瓦黑暗中醒来竟走到了流氓无赖居住的圣迹区,差点被绞死,此时爱斯梅拉达站出来愿意要他做丈夫,救了他一命。摔破瓦罐为仪式,定四年为期。但只是名义上。从此甘果瓦为了果腹加入了街头卖艺的队伍。

伽西莫多被逮捕后,被一个同样聋子的预审官审判,本以为得知伽西莫多是聋子所以答非所问会减刑,竟因为聋子审判官听不见装听见乱理解而意外多示众一个小时。在执行鞭刑时,众人围观看热闹,在要水喝时嘲弄他,而只有爱斯梅拉达过去给他递了碗水。

就在这当,在广场旁边罗兰塔里看见这一幕的隐修女因看到埃及女人十分气愤,她十五年前,四个月的女儿被流浪人换成了那个丑陋的家伙伽西莫多,整个人便疯了一样,来到巴黎这间只有窗没有门的活人坟墓的小屋日夜祈祷,以众人赠的面包和水为生。

弗比斯不爱他的未婚妻弗勒尔·德·丽丝,在她家里陪其母亲和女伴的时候,尽力敷衍讨好,正巧她们从阳台看到了在广场表演的爱斯梅拉达,就把她叫上来,却羞辱了她,在小姑娘离开的时候弗比斯约了她再见面。

弗比斯在正愁没有钱跟爱斯梅拉达开房的时候,碰到了孚罗洛副主教的弟弟若望,若望刚从他哥哥那里回来,看到了哥哥的一种痴迷于炼金术、科学的虚无状态,不学无术的他要钱无望之际恰巧碰到宗教法庭检察官雅克·沙尔莫吕来小密室拜访,情急之下孚罗洛给了若望钱包,并要求他躲起来。

若望和弗比斯的谈话被孚罗洛听见,由于孚罗洛之前从甘果瓦那里得知爱斯梅拉达爱慕弗比斯,因而听到这个名字便对其跟踪。半夜在二人幽会的房间隔壁偷窥,在看到两人进一步亲热时,愤怒之下突然现身,并刺伤了弗比斯,而后逃走。

爱斯梅拉达被吓昏,别人发现时,她衣衫不整并且被认为是她杀害了弗比斯。而被关起来审问,在用刑之下她屈打成招,而后被关在巴黎圣母院地下等待绞刑。临刑前一晚,孚罗洛出现并表白了心迹,只要爱斯梅拉达愿意接受她就可以救她,但遭到拒绝。

第二天行刑前在圣母院忏悔时,孚罗洛还再次问爱斯梅拉达是否愿意接受他。被拒绝后,在走出圣母院即将前往格雷沃广场行刑时,伽西莫多从空中飞下救走了爱斯梅拉达,那个时代教堂是圣地,司法不能侵入,爱斯梅拉达在钟塔上的小房间多活了几个星期。

这几个星期伽西莫多对她照顾有加,但爱斯梅拉达却因其长得丑而始终害怕他。在圣迹区的流氓乞丐攻打圣母院准备救走爱斯梅拉达时,伽西莫多以为是要让她去受刑而成为一个“帮倒忙的朋友”,从塔上往下扔椽子、扔石头,用火融化铁皮往下浇铅液,而昏庸的国王以为是群众反对他,反对教堂收留女巫,而下令派兵镇压群众,并绞死爱斯梅拉达。

克洛德以为自己在圣母院那次忏悔后,就杀死了爱斯梅拉达,因此心底恐惧和痛苦,而后得知被救出住在圣母院,就再一次接近她骚扰她,读后感www.simayi.net这一次被伽西莫多解救。后来大理院依然判绞死爱斯梅拉达。克洛德找甘果瓦商量对策,甘果瓦提出让圣迹区的人们攻打圣母院,而在对抗激烈时,他们二人救走了爱斯梅拉达,以及她的小羊。甘果瓦似乎更喜爱那只羊,而对爱斯梅拉达不甚理睬,乘船离开上岸后,便带着小羊没了踪迹。克洛德再次向爱斯梅拉达表明心迹,却再一次被拒绝,因而由爱生恨,把她交给隐修女后,去向军队告发。

而在此时,隐修女通过小鞋,发现爱斯梅拉达就是自己失散十五年的女儿,二人相认之时却延误了逃走时机,在军队到来审问时,本以将其骗走。却在爱斯梅拉达听见弗比斯的声音时,跑到窗口大喊而被发现。最后拖出来绞死。

而在远处圣母院钟楼上观看的克洛德由于露出诡异的笑容,被突然想起只有副主教才有钟楼钥匙、只有他才能带走爱斯梅拉达而气愤的伽西莫多推下钟楼摔死。

最后伽西莫多也失踪了,两年后在隼山上的墓地发现了他抱着爱斯梅拉达的尸体,人们把尸体分开时,他便化成了灰尘。

故事并不复杂,但是雨果的叙述手法比较有特色,环环相扣,特别像话剧或者歌剧的创作。人物特征鲜明,并且在故事当中,用了相当多的篇幅介绍司法宫、圣母院、格雷沃广场等等各类建筑。第三章整体便是介绍圣母院和巴黎整体;第四章介绍克洛德和伽西莫多的生平,以及他们的行事作风不得人心;第五章是国王来访,与其讨论书籍和宗教、科学、炼金术,并用了整整一节来讲建筑物对文字记录的作用,和建筑的发展演变。

甚至在矛盾冲突十分激烈的攻打圣母院时,还用了相当多的笔墨来描写此时正在巴士底狱的国王和身边几个人的穿着、对话、查看费工费料建造的监牢。

好像故事并不是主要的,通过这大量的描写,让我对中世纪的巴黎也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

再来说说人物

拉·爱斯梅拉达是一个十分漂亮的姑娘,她跟随波西米亚的流浪人队伍流浪在巴黎,她与她的小羊在街头卖艺赚钱,能歌善舞,性子活泼开朗,温柔多情,小羊聪明机警,她也有着十六岁少女的天真与善良,看到甘果瓦要被绞死,只有流浪女人愿意要他做丈夫才能救他,便与其成亲,看到劫持过她的伽西莫多在刑台上需要水喝,没有像大众一样嘲弄他而是去送上了水。她因为喜爱弗比斯而变得盲目,又因喜爱他而不惧死亡。她是身世可怜的姑娘,又是结局让人怜悯的姑娘。

伽西莫多因为长相,从小被这个社会嫌弃、隔离,只有副主教给他带来了温暖。他最好的伙伴是圣母院的那些钟,他给她们取名字,敲响的时候甚至抱住她们,与其一起摇荡。他的快乐是简单的,做事方法也是粗暴的。因为爱斯梅拉达给他送了水,他便喜欢上了她,知道自己长得丑了,就偷偷对她好,偷偷看她,把自己的温柔都给了她。因为没有经历社会,他是如此单纯、简单、直白、冲动,像原始人一样充满力气,压抑着情感,却善待他人。

克洛德·孚罗洛,是从小的优等生,各个学科都如此优秀,任意在知识的海洋遨游,很年轻便当上了副主教。但可能是智商过高的人情商都偏低,他始终一脸阴沉,不苟言笑,被作为道德的典范。但随着探索知识的深入,变得虚无、茫然,开始探索炼金术。在爱上爱斯梅拉达之后,整个人便表现出兽性的一面。从小在知识方面,是付出多少会得到多少的,而面对爱情这种书而不得,他开始人性扭曲。

克洛德有个弟弟。父母双亡后,他把全部的爱都给了弟弟若望,但弟弟却不争气,是校园里的小混混,吃喝嫖赌,没钱就来找哥哥。最后一次要钱的时候,哥哥很不愿意地给了钱,并说去当乞丐吧!结果他真的去当了乞丐,并与圣迹区的人们一起攻打圣母院,并被伽西莫多打死,还悬在院墙外示众。这也给了哥哥很大打击,认为是自己杀害了他。

弗比斯是一个“老兵油子”,爱美酒,爱美女,不爱他的未婚妻,到处拈花惹草,对爱斯梅拉达随意说说情话,那个姑娘却当真了,而他却认为被刺伤这件事说出去丢人而对爱斯梅拉达的悲剧视而不见,转身去讨好他的未婚妻,实打实的“渣男”。

比埃尔·甘果瓦是一个纯碎的文人,懦弱、胆小,墙头草,优柔寡断。被抓去圣迹区酒店,就心甘情愿当乞丐,被国王抓去审问,就说不是去攻打圣母院队伍里的一员。但他心态很好,得过且过,开心一天是一天,对凡事都不强求,有最好,没有也无所谓。以为和爱斯梅拉达成亲是真实的,就表达爱,发现姑娘不爱自己,就转身取悦小羊加里。到最后救出她俩,也是带着小羊跑走了。他以文学、哲学来宽慰自己,研究建筑的雕刻都能津津有味,街头卖艺也不觉得丢人,吃饱喝足与精神生活可以两不误。

书里表现的还有诸多人物,形成了中世纪巴黎的众生相,通过人物有对虚假、对主教、对司法制度、对国王、对绞刑、对建筑审美、对假装残疾的乞丐、对社会现实等等的讽刺,看书的过程经常由于精辟到位的话而发笑,最后却因为众人悲剧的收场而揪心。

序言里所谓的“命运”,从伽西莫多和爱斯梅拉达置换了人生,到最后相遇,这就是所谓的“命运”吧。

还有那些对巴黎和圣母院的描写,以后去法国之前,一定要再看一看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百家笔记网(本站内容纯属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处理)

赣ICP备2020013781号 Copyright https://www.simayi.net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