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读后感3000字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3000字!

作者:汤圆包子

正如简介和译者序里说,《自卑与超越》是阿德勒思想体系的总纲,给世界带来革命性的冲击。没有人生活在客观世界里,我们都居住在各自赋予其意义的主观世界里,逞强是自卑力量的指向发生了偏差,因为我们努力“看起来很强”,而不是努力“变得很强”。这本书里没什么知识,也不增加什么智慧,阿德勒只是给你提供一个梳理自己的机会,从头到尾,时不时挑动你心里某根自己都不知道其存在的弦。它就像一面镜子,照见真实的我,卑微而美好,崇高又渺小,玄幻而真实,而且能够变得更强大。我相信,最后你也会觉得好像什么也没读过,既没获得知识,也没增长智慧,但是就是感觉自己跟以前不太一样了。

书用12章节阐述了生命的意义、影响自我的因素(早期记忆)、遇见自我的梦(解梦的方法)、成长中的困惑(原生家庭、学校、青春期、犯罪与预防)、三大命题的解决(职业、友谊、婚爱)

开篇生命的意义中,抛出了人生受三大纽带的束缚:我们生存的环境、我们不是唯一的人类、人类分两种性别,进而引出生命的三大问题:职业问题、同伴问题、两性问题。任何人内心对生命意义的解读,都表现在他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之中。

经历并不能决定人的成败,我们并非受制于所经历的休克(即所谓的创伤),我们只是用它们来编织自己的意义。我们赋予经历意义,并决定自己的命运。而我们每一个人的所有努力都指向一个总终点:在那里,我们获得了安全感,克服了一切生活障碍,最终胜利而安然地伫立于周围的整个环境中。但我们前进的时候,有些人选错了分运动的方向。但错选,也只是因为心灵觉得这个选择最有利,所以,意识到我们曾经选错的时候,也不要责怪曾经的自己,也许那是那时候,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保护自己最好的方式。

生命表达为身心两方面,两者是整体的两部分。心灵掌控环境的方式无不一心保护身体,使其免遭小疾、大病及死亡的威胁,防止损伤、事故和功能丧失。情绪则把身体准备好,以某种反应应对环境。心灵对环境估计错误,情绪就一直错误的准备着,比如一直紧张焦虑,然后反过来损害身体,而要改善情绪,纠正心灵的认识就可以了,原因不存在了,结果也就不存在了。

情绪控制身体,但从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情绪并不依赖身体,情绪一般主要取决于他的分终点及与分终点相适应的生活风格。很显然,生活风格不是支配个体的唯一因素,如果没有帮手,态度不会表现出来,所以在行动之前才必须酝酿情绪。个体心理学的新理念就是,我们认为情绪和生活风格保持一致。分终点和分方向确定了,情绪会自动调节的。情绪模式是个体生活风格的必然表达,只有改变生活风格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情绪。而从底层重新发现真正的自我,也是我们的目的。以打怪过关的方式,一步一步接近最好的自我。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所有人都有卑微感,因为我们都知道并希望提高我们所处的位置。如果我们保持勇气,就能直接、现实而且唯一有效的方式赶走这种感觉——去改变环境。但如果个体没有勇气,或者他看不到付诸努力后能把环境改善成什么样,那他就更加无法忍受卑微感了,会更加努力摆脱它,但他会采取不会使他上升的办法。他的总终点仍然是“超越障碍”,但他不是去克服障碍,而是设法催眠自己(或自动催眠自己),让自己感觉优越。同时,他的卑微感会越来越重,因为导致卑微感的条件没有变,原因依然存在。他迈出的每一步都让他进一步自我欺骗,各种问题接踵而至,越来越急迫。客观环境还是原来的,还在激发和之前一样的卑微感。这是他精神生活中永远存在的暗流。

既然到达优越终点的渴望是整个人格的关键,那么我们就能在个体精神发展的任何阶段找到它。在所有表现形式中,最能揭示精神面目的是个体记忆。任何回忆都绝非偶然,一个人曾经的印象浩如烟海,他选择记住的只能是那些他认为和自己的情况有直接关联的片段,无论这些片段多么模糊。最能说明问题的是他能记得的最早的事,以及他开始讲的方式。最初记忆可以揭示个体对生活的基本观点,以及最早基本定型的态度,至于记忆是否准确,相对来说并不太重要。其最大的价值在于个体做出了什么判断:“我从小就是这样的人”或“我从小就知道世界是这样的”。

除了早期记忆,我们还可以在梦中探寻我们的自我。因为梦是连接现实问题和生活风格的桥梁,梦是激起情绪的工具和途径,梦的目的就在于它留下的感觉。梦有很多种,但每个梦所揭示的都是,一个人面对当下的特殊情况时,他感到哪部分生活风格最需要增援。只有当我们不确定能否解决问题时,只有当现实问题入侵、让我们睡着了也放不下时,我们才会做梦。这就是梦的任务:迎接我们面临的挑战,提供解决的方法。

在家庭生活中,父亲的角色和母亲一样重要。孩子第一次感受到的他人之间的合作就是父母的互动。孩子第一天上学,面临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新挑战,他的表现能揭示他成长中的所有错误。孩子上学后感到很难和老师、同学相处,最糟糕的对策莫过于批评和指责。批评使人枯萎,而在学校外面,他们会发现先前已经逃出来的学生,并能从这些伙伴中得到比在学校多得多的赏识,他们感到更喜欢这个圈子,他们感受到了尊重,不是在学校班级里,而是在团伙中。我们从这种情况中可以看到,孩子如果未被班级接纳为整体的一员,就是被逼着为犯罪生涯做准备。

所有失败者的第一大共同特点就是合作能力较低。但没有任何人是积极合作、社会情感的完美典范,而罪犯们的问题只是在这个人人都会犯的错误上犯得更严重罢了。合作能力是需要培养的,绝不是遗传来的。人人都有合作的潜能,这倒是天生的。有些人从未经历过人际合作,不知道还能被人喜欢,还能赢得他人的情感,还能通过积极合作去解决生命的问题。

到了最后三章,阿德勒重新梳理了把人类连接起来的三大纽带提出了生命的三大问题。这三个问题绝不是割裂的,三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一个情况的三个侧面:读后感www.simayi.net作为一个人,我们必须在自己的环境中保存自己的生命,延续人类的生命。所以解决任何一个都要以另外两个的正确处理为前提。第一条纽带提出了职业的问题。要解决我们的这个问题,最佳方式来自对第二个问题的解决。连接我们的第二条纽带就是,我们都是人类,和同类彼此相连才能生活。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就对第一个问题的解决迈出了一大步。同时,阿德勒强调:无须惊讶,在我们这个复杂的年代,凭着坑蒙拐骗的确有可能成功,变得富有,即使误入歧途,看起来也像某种成功。我们也不能保证,态度正确的人在生活中就能很快成功,但我们可以保证,他会一直充满自尊,不会丧失勇气。

对于朋友最好的状态,阿德勒这样描述:他如果是所有人的好朋友,并能为人类奉献出有意义的工作和美满的婚姻,他就绝对不会觉得低人一等,或被人打败。他在任何地方都会感到自在,觉得氛围友好,遇到自己喜欢的人,能够应对所有的障碍。他会觉得“这个世界是我的世界,我必须规划、行动,而不是幻想、等待”。他会完全确定,当下的时光只是人类历史的一瞬,他是整个人类进程(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部分,但他还会感到这正是自己完成创造性任务并为人类的发展有所奉献的时候。不错,世界上的确存在邪恶、障碍、偏见和灾难,但这是我们自己的世界,它的优缺点都是我们自己的。我们在我们自己的世界里工作、成长,我们可以希望,只有一个人能够正确对待自己那份任务,他就能为改变世界起到自己那份作用。对于爱情,只有一句最值得我们深刻记录,就是:我们分两性而存在于地球的表层,必须合作。

读完整本书下来,最触动自我的确实并非是书中的知识,而是我自己对自我早期记忆、梦以及生活风格的梳理,总结起来就是,摒弃建立纵向的操纵凌驾的人际关系,致力建立横向的合作的人际关系,尝试合作,尝试展现自己,相信自己,似乎改变了,但我还是那个我,不过确实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百家笔记网(本站内容纯属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处理)

赣ICP备2020013781号 Copyright https://www.simayi.net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