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万岁》读后感3000字!
细想起来,直到昭和时代,大家对红白歌会中所唱的歌还是十分熟悉的,似乎这也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比如,孙女喜欢的歌手唱的歌,或喜欢看的动画片里的片尾曲,祖母自然而然地就能跟着哼唱起来。大家看到的、听到的都是同样的东西,感受到的是相同的温度。然而,随着娱乐产业的发展,社会变得更加丰富,也更加复杂,歌曲、电视剧、小说也逐渐细分化,如今人们都在不同的领域内,享受着各自的爱好。
而在这样一个时代里,土桥先生依然坚持自我。他说:“我想写的是男女老少每一个人都喜欢的故事,每个人看了都会感叹道:“好有趣!”
2011年,土桥先生创作的《超高速!参勤交代》获得了有着剧本界“芥川奖”之称的城户奖,其小说化作品成了当年的畅销书,以此为契机进行改编并由佐佐木藏之介主演的电影作品也获得了极高的人气。2016年上映的续集《超高速!参勤交代归来》,也与原作小说一同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同时,土桥先生的另一部作品《武士马拉松》也将改编为电影。在时代剧这一观众群体原本有限的领域中,土桥章宏作品的观众、读者,所有的男女老少,都被席卷入一个“有趣”的浪潮之中。在如今这样一个某种“爱好”等同于孤独的时代里,浅显易懂、充满笑点、节奏紧凑的新型时代剧,令观众在观赏时获得了一种普遍性的乐趣。
作为一个新型时代剧的代言人,稳步前行中的土桥先生发表了《生活万岁》这部作品。该作品聚焦于护理问题,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无论如何都想写的一部作品”。因此舞台改在了“当下”。这是土桥先生获得“城户奖”之后发表的首部现代小说,因此获得了极大的关注。
三年前,该作品以单行本的形式首次发行时,我恰好有了一个采访作者的机会,就是那时第一次见到了土桥先生。土桥先生身材高大、举止优雅、笑容温和,这些是他留给我的第一印象。我向他提出了我心中最大的疑问:“为什么选择了护理问题作为小说的主题呢?”备受人们喜爱的时代剧作家是这样回答的:“其实是因为半年前妻子的祖母开始需要护理了。”
突然间从天而降的护理问题,将自己的日常生活完全打乱,使自己陷入了一种突如其来的焦虑感和疲惫感之中。对于养老院,人们通常只有一个大体的认知。实际上其分类众多、繁杂,并按照不同的护理与辅助级别划分为不同的援助服务,好不容易办好入院申请时又需要面对令人望之却步的排队人数。这一系列的问题中最令人头疼的,是护理制度的复杂多变,使得人们很难了解病人到底能够获得怎样的帮助,又要去哪里能够咨询相关的问题。
“如果对护理制度一无所知,那么就无法获得本该获得的帮助,这是一个极其现实的情况。在我的印象中,无法获取信息,或者不擅长获取信息的人,境况会变得更加艰难。”这就是他一定要将护理问题作为小说主题的缘由。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为那些如今正身处困境中以及未来有可能因此类问题而困扰不安的众多读者,献上一部浅显易懂、老少皆宜的作品。土桥先生对本书的定位,是一部“可以在赏读的同时学习护理制度的小说”。不过这本书并不仅仅局限于实用性,它具有强烈的、纯粹的故事性,过山车般跌宕起伏的情节令人着迷。书中各处奔走的女主角,是现年二十一岁、向福利调查员反问“我自己还这么小,去护理病人,有些不合理吧”,且曾经是非主流辣妹的若村未来。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女演员,她演的角色多是群演和死尸。脱离父母、从福冈来到东京的她,动作、语气都还残留着小辣妹的风格,是个精力充沛的女孩子。虽然初次试镜失败了,但有一个做摄影助理工作的、性格温柔的男朋友,此外她在事务所上表演课的同时还在便利店打工,正朝着梦想的方向努力奔跑着。然而,自小学毕业后将近十年未见的祖母妙子来到未来的住处后,她的生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按照父母所言,祖母家境富裕,却对未来父母濒临绝境的工厂不闻不问,一个冷酷无情的祖母形象留在了未来心里。并不愉快的会面结束后,祖母离去时突然倒地不起,就此陷入了需要护理的状态。
自那一刻起,生存游戏便开始了。“还不如直接死掉好了”,甩下这句话的未来父母完全指望不上,祖母能依靠的只有未来。救护车送祖母去的那家医院,在手术后不断催促他们转去护理机构,未来一筹莫展,不知如何是好。此时出现在她眼前的,是一位福利调查员。未来要上表演课,要试镜,要去打工赚生活费,要有多一点的时间和男朋友相处。在她说出“绝对没办法护理祖母”之后,那位调查员正色道:“那妙子女士的事不准备管了吗?”
土桥先生故事里的主角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人性最深处的坚韧。无论面临怎样的难处,都不会轻易地放弃和认输。这就是每个故事里强大的原动力。读后感www.simayi.net我们发现,即使这一故事讲述的是护理这样一个沉重的主题,看故事的过程却能让人觉得像晴天晒衣服一样的轻松、清爽,其原因在于女主人公未来在几次面临挫折时跌倒又爬起来的韧劲,以及左半身瘫痪、出现了痴呆征兆也绝不悲伤哭泣的祖母妙子的自尊心。此外,两人你来我往的毒舌斗嘴,读起来也令人感觉畅快淋漓。随着病程的进展,祖母时时发作,但在看出未来的心虚时她以原向岛艺伎的身份直言不讳地指出未来的弱点,对孙女的演艺事业的态度及言辞也是铿锵有力。
如此张弛有度的对话节奏,来源于土桥先生不拘一格的写作手法。同一个故事,他会同时进行剧本与小说的创作。在剧本中,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的正是对话。这些对话形成了设置巧妙、情绪饱满的对话脚本,在创作小说时直接将这些对话加入其中,融入了影视作品的技法,使小说的对话更具可读性。此外,在小说的创作中结合剧本创作中的影像化意识,令读者产生扑面而来的真实感,也将读者带入到主人公的视角。
特护、护理级别认定五级、后期高龄人员医疗制度、老健、疗养医院……这些接连登场的护理相关词汇,没有类似经历的读者必定不知其为何物。而当读者进入未来的视角之后,便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角色,大脑开始快速运转,“这是什么意思?”“去哪里咨询好呢?”“等待入院期间到底该怎么办?”“这笔费用该怎样筹措?”,等等。读者沉浸在护理的世界里挣扎求生,有时会忽然间意识到,这些问题已经自然而然地刻在自己脑中了。语言来源于现实却不拘泥于现实,不时地令人会心一笑,土桥先生的语言掌控力着实令人惊叹。而这也正是“土桥魔法”之所在。在书中,作者以这些词汇为切入点,将读者引领至更深一层的现实当中去,启发读者萌生问题意识,促使读者去思考护理病人的家属所要面对的问题、养老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状况、国家政策及实施形态,甚至由于医疗进步而导致寿命被动延长的问题,等等。
小说令读者直面现实的残酷。故事里不论主人公如何坚强,生活里的苦难也一样不会减少。然而小说同时也告诉我们,要正面迎接生活中的苦难,要把痛苦抒发出来,可以短暂地将肩头的重担卸下。这一点,正是土桥作品中能够令读者感到安心的一种善意。
此外,小说里对“家庭关系”也进行了探讨,有直面问题时产生的深深羁绊,也有相互对立导致的水火不容。未来很不幸地有着一对“有毒父母”,对于她来说,作何选择,也关系到自己的生存。而未来与祖母之间的关系则堪称完美。创作这部小说时,土桥先生的第一个孩子刚刚出生。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他逐渐意识到孩子的祖母、外祖母对孩子有着一种近乎天生的、无条件的爱。“正因为有了这种爱,孩子的人生才会变得更加的丰富”。土桥先生对此感同身受,才写出了未来与祖母之间充满了爱的互动,其中流淌着血浓于水的温情。
人类是群体动物,这也是这部作品希望向读者传达的一点。当一个人陷入走投无路的绝境时,一定会有人伸出援助之手。如果没有,那么就去主动寻求;如果寻求无果,那就自我救赎。如此,事态必定会发生转变。实际上,这一点也是土桥先生在参与护理的过程中的切身感受,也是他此次创作的原动力,即“想写一部作品,读者能够一边笑着一边赏读,并且能够从中看到好转的开端”。
“文娱作品的优点在于能够浅显易懂地传达出作品的主题。希望这部小说的各位读者能将自己的感想、意见传达给社会大众,借此推动护理制度更趋完善。”土桥先生的真挚愿望像一粒种子,蕴含在这部作品之中。此刻这粒种子必定已经在很多地方生根发芽了。而此次文库版的推出,一定能够使这粒种子像蒲公英的绒毛一般,飞向更远的地方,飞到更多人的身边,在我们生活着的这个社会里落地生根、萌芽生长,令日渐严峻的护理问题从某一刻起出现转机,迎来新的变化。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