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纱》读后感3000字!
在厨房做饭时,一边洗菜,一边在思考一个问题:是否平日里我对意义的思考只是一个伪命题?意义这个东西从来就不存在,就像你饿了就去吃饭,累了就去睡觉一样。鉴于近来和姐姐生活在一起对生活的反思。我发现姐姐从来不会去想过多的问题,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去做。而我,每做一件事情,总是先竭力寻找其中的意义,然后才找得到一丝理由说服自己去做某件事情,平日里没有必须而即刻要做的事情时,我也会选择看书,不为什么,只是因为看书时所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所推崇的。大脑一刻不停的在思考意义,我把自己弄得有些疲惫,因此才有了在厨房里的思考。
这一思考并非是全无用处,它将我的大脑是一刻不停歇的思考中解救了出来,告诉自己:不要去思考那么多,做了以后再谈感受。事实证明,当你什么都不想,仅仅是去做事情的时候,节省了与自我拉锯战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生活便的没那么辛苦。可思考意义这件事当真是完全无用的吗?在读了《面纱》之后,我有了自己确切的答案。
凯蒂是个生的漂亮的女人,却十分庸俗,但这依旧无法阻止细菌学家瓦尔特义无反顾的爱上了她,他对她相敬如宾,有求必应,但这一切行为只是让凯蒂越来越看不起瓦尔特。爱情就是这样,爱就是爱了,不爱就是不爱,不分高低贵贱,不分优劣美丑。凯蒂爱上了自私却身材魁梧挺拔的唐生,并背叛了瓦尔特。瓦尔特知道了这一切后,并没有怒不可遏,尽管他恨,恨凯蒂,也恨爱上轻浮的凯蒂的自己,他给了凯蒂两个选择:第一,与凯蒂离婚,但要求唐生也要离婚,并马上娶凯蒂。第二,他们一起离开这里,去瘟疫肆虐的湄潭城。瓦尔特知道凯蒂会别无选择的跟他一起去湄潭城,因为自私自利的唐生是不会离婚娶凯蒂的。
于是他们辗转跋涉了十几天到达湄潭城,在这里,凯蒂由于无聊去修道院帮忙,被修道院的修女远离故土与家人,来到贫穷且瘟疫肆虐的湄潭城的行为而感动,也逐渐从旁人的目光中重新认识了以往沉默寡言的丈夫瓦尔特。瓦尔特来到湄潭城的原意也许并不是某种高尚的使命使然,而只是想惩罚自己和凯蒂,却最终在这里,他自己感染上了瘟疫,失去了生命。凯蒂在这里却褪去生命的浮华,开始了对灵魂的叩问,临死前,凯蒂请求瓦尔特原谅她,但她和瓦尔特知道,这种祈求原谅的请求并不是凯蒂认为自己多么罪不可赦,而仅仅是因为凯蒂不希望瓦尔特为了她的错误而惩罚他自己,她会感到愧疚。
瓦尔特死后,周围的人都对凯蒂的遭遇表示同情,但实际上,凯蒂的心中却有一种自己都说不出的情感,她觉得死去的仅仅是她身边一位交情不深的朋友而已。
在看到这里的情节,以及之后凯蒂回到hk,与唐生见面,又不可抑制的屈从的情节之后。我看到评论里很多人说凯蒂冷血无情,但我却没有抱着这种想法。因为这种情绪经历自己也曾有过,所以更能够体会。
在我小的时候,还没有开始上学之前,是在外婆家生活的,我记得外婆给我唱歌,也记得我摔倒时,外婆给我兜里装土来安慰我。后来,我上小学后离开了,去了很远的地方的念书,直到初一时,才回去见了外婆一面,再后来,过了不久,外婆就去世了。可奇怪的是,我对于外婆去世的消息竟没有一点难过的心情,觉得就像是某位邻居去世了一样。我认为自己应该难过,但却没有难过,这种矛盾自责的心情长时间以来,一直困扰着我。应该和真实之间存在的鸿沟,我不知道如何去弥补。
也是在厨房洗菜时,我突然想:这种对自我的批判是不必要的吧。只是后来我离开了外婆很久,彼此的感情淡了,而我强迫自己为了外婆的去世而难过的话,读后感www.simayi.net更确切的说,只是一种形式主义。任何一种感情只能是自然流露,欺骗只能是对他人而言,却怎么都欺骗不了自己。如果对别人撒谎有时是必要的,那么对自己撒谎却总是卑鄙的。就像毛姆在书中借助凯蒂的心思写到:人们心里是不是都藏着可耻的秘密,小心翼翼地提防着别人的窥探。我想是的吧,在这人世间,除了有能拿在太阳底下晒的事物,还有很多倾诉,只能存在于阴暗寂静无人之处,不能够被诉说和窥探。
尽管凯蒂曾经肤浅且无道德,也尽管她后来自我升华后仍然对欲望屈服,可她后来始终在不断的反省和鞭笞自己,我以为,一个人的成长就是从学会自省开始的。
对于生活和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修道院的院长说:“人都长着一颗心,虽然不幸,但把这颗心奉献给耶稣基督的爱是多么幸运。并从不后悔,用琐碎、卑微的一生换得牺牲、祈祷的一生。”凯蒂对于修女们远离故土和亲人,甘愿来受苦的行为,在瓦尔特去世以后,进行了质疑:然而死如果只是机器停止运转,那么所有这些痛苦、伤心、苦难又算得了什么呢?对此沃丁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有一种想法,觉得唯一能够使人们对生存世界不怀厌恶之情的是:不时从混乱中创造出来的美。人们画的画,创作的音乐,写就的书,过着的生活。而这些当中最富含美的是美丽的人生,那是件完美的艺术品。
“你知道我要找什么吗?”凯蒂问,沃丁顿笑了,耸了耸肩。“道。我们当中有些人从鸦片里寻找,有些人从上帝那里寻找,有些人从威士忌里寻找,还有些人从爱里寻找。这一切都同属一个道,而道通向无。”这是沃丁顿对于生活和意义的理解。
最终,在凯蒂历经了生命中这一段旅程之后,对于道也有了自己的理解:如果她能坚持沿着眼前这条越来越清晰的小路走下去——不是滑稽的老沃丁顿说的哪儿也到不了的路,而是修道院里可亲的嬷嬷们谦卑行走的路,那些她犯过的错误和遭受的不幸也不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因为那将是一条通往安宁的路。
凯蒂的寻找之路在继续,而我的寻找也一直在路上。也许你不必恐惧,所有的道路最终都会让你到达你想到达的目的地——安宁。因为那些不得不经历的生活,是揭开真理面纱的必经之路。
我的文章到此就结束了,下面是对原文内容的部分摘抄。
“但是付出爱才重要,而被爱是不重要的。你甚至不会对爱你的人心存感激,如果你不爱他们,他们只会让你感到厌烦。”——凯蒂
她以为她已经变了,她以为自己已经变坚强了,她以为她回到hk将是个冷静自制的女人了。新的想法就像阳光下飞舞的蝴蝶那样在她的心头撞来撞去,她希望她的未来也能越过越好。自由像光的精灵一样向她招手,而整个世界像一片广阔的平原,任她昂起头,迈着轻盈的步履散步。她曾幻想过自己从欲望和虚幻的激情中解脱出来,自由地过上纯粹而健康的精神生活。她曾把自己想象成黄昏时候,悠闲飞过水田的白鹭,而它们的精美就像它脑海里翻飞的思绪终得休憩。可她只是个奴隶。脆弱啊,太脆弱了!自由是痴心妄想,连尝试的努力也于事无补。她就是个荡妇。
我想要个女儿,因为我想把她养大——让她不会走我的老路。当我回忆自己过去是个什么样的女孩,我对自己感到厌恶。但是我已经没有机会重来了。我要好好的抚养我的女儿,想让她成为一个自由且独立自主的姑娘。我带她来到这个世界,养育她,爱护她,把她带大,绝不是为了将来某个男的特别想和她睡觉、甚至乐意包养她一辈子。
不管发生什么事,她都会怀着一颗轻松的、朝气蓬勃的心去面对。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