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仁之乱》读后感3000字

应仁之乱是日本历史上最知名的战乱之一,从应仁元年(1467)到文明九年(1477)前后历时十一年,导致室町幕府衰亡以及日本战国时代的开始。

与此同时,隔海相望的中国正处于明成化三年(1467),明朝第八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还在踌躇满志,挣得个“恍若明君”的称号。如果不是爱上了年长他十七岁的乳母万氏,我想,历史会给明宪宗一个更高的评价。

同一时期的欧洲,拜占庭帝国(又称东罗马帝国)于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灭亡,也标志着长达千年的欧洲中世纪的结束,文艺复兴时代的开始。

太平洋彼岸的美洲,玛雅文明正进入尾声,哥伦布将于不久之后的1492年发现美洲大陆,大航海时代正式到来。

而日本这场历时漫长的应仁之乱,以及此后的一百年,被日本史学家胜俣(yu三声)镇夫称为“旧体制崩坏,近代萌芽的时代”。

“人世虚空,应仁之乱。”

这是在日本流传比较广的一句对应仁之乱的评价。

在应仁之乱中,因为旱灾与战乱,粮食严重不足,又有天花、痢疾等疫情肆虐,以致死者无数。而当权者为了各自的利益,对于疫病的防控仅仅限于祈祷,民不聊生。

作者吴座勇一在《应仁之乱》一书中,评价其是一场原因不详、结果不明的战乱。“战争过程既无戏剧性,又不华丽,唯有徒劳无功,不合逻辑”,其实不无道理。

细究应仁之乱的原因,复杂程度之高,实在让人难以琢磨。若简单概括,就是幕府将军与天皇权力之争引起的,诸侯间的合纵连横。

在这里,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侵犯了利益的人叫做敌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如果不是朋友,朋友的朋友,那一定就是敌人。

《应仁之乱》以经觉和寻尊两位兴福寺别当(兴福寺最高领导的称呼)日记为主,结合其他史学家的研究,详细解说了这一场纷繁复杂的战乱。当然,日记中不乏有记述不清的地方,吴座勇一也都指了出来,并提供了自己的判断。

作者吴座勇一,1980年生于日本东京,东京大学博士,主修日本中世史专业,有多部作品出版,其著作《日本中世战争史》获第12届角川财团学艺奖。

故事要从很久之前讲起。

公元4世纪,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日本确立天皇体制。

710年,迁都平城京(今奈良市西郊),日本进入奈良时代。佛教文化开始繁荣起来,全国大兴造佛寺、造佛像。

794年,迁都平安京(今日本京都),史称平安时代。摄关政治开始出现,即因天皇年幼,朝臣以外戚身份地位实行寡头贵族统治的政治体制。

早在奈良末期僧侣政权垮台后,贵族势力膨胀,中臣镰足因为功劳卓著,被天皇赐姓为藤原氏。《应仁之乱》主要参考资料的作者经觉和寻尊,皆是兴福寺僧侣。而这个兴福寺的前身,正是藤原镰足在669年创建的家族寺院,后来因其兴盛而转为官寺,受藤原氏和朝廷双方的影响。

1086年,为抵制外戚藤原氏,白河天皇让位于年仅8岁的堀河天皇而成为太上天皇,在居处建立院厅,任命别当、判官代等院厅官吏与武士。国政大权悉归院厅,受到被藤原氏压抑的贵族的支持,史称院政时代。

1185年,被天皇正式册封为"征夷大将军"的源赖朝,在消灭了曾经显赫一时的平氏政权后,建立了以镰仓为全国政治中心的武家政权,镰仓幕府成立,被称为镰仓时代。日本从此开始了六百多年的幕府统治。

但镰仓幕府的稳定局面没有维持多久,就遭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两次侵略,损失惨重。幕府与武士之间的关系日渐松懈,反抗幕府统治的实力逐渐形成,但多次倒幕计划均以失败告终。

1333年,幕府派足利高氏前去平乱,足利高氏早已不满幕府执政者北条氏的专制政权,途中倒戈,镰仓幕府最后一代执权北条高时自杀,镰仓幕府自此灭亡。

足利尊氏借讨伐幕府残余势力,攻陷京都,拥立年方十五的光明天皇、幽闭了后醍醐天皇。不久,后醍醐天皇从京都逃到吉野(今奈良县吉野町),宣称自己的正统。由此,日本出现了两位天皇,日本南北朝局面出现。

1338年,足利尊氏被北朝任命为征夷大将军,于京都开设幕府,室町时代开始。

平安时代的藤原氏嫡系,因其世袭“摄政”“关白”身份,又被称为摄关家,到了室町时代,分裂为近卫家、鹰司家、九条家、一条家和二条家。这几家的关系显然并不和睦,甚至常常会兵戎相见。

镰仓幕府成立后,大和国没有设守护,即没有设立统辖武士一职,兴福寺作为事实上的守护执行幕府的命令,统治大和。

兴福寺有超过一百个下属寺院,其中摄关家掌握的一乘院与大乘院是最特别的存在,兴福寺几乎所有的寺院都从属于一乘院与大乘院,被称为“两门体制”。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摄关家出身的僧侣被称作“贵种”,其他稍低地位家族出身的僧侣叫作“良家”。良家之下是凡僧。等级观念非常严苛,僧侣的地位几乎是由血脉和家族决定,良家是绝对无法凌驾于贵种之上的。

而应仁之乱的出现,打破了日本这种相对严苛的血缘等级制度。

但其实,在早前激烈且反复的对抗中,一乘院与大乘院为了争取将下层武僧、神职人员的支持,给予了他们非常优厚的待遇,以至于一乘院与大乘院对所属领地的控制权渐渐变得名存实亡。

应仁之乱的导火索是畠(tian二声)山氏家督之争。虽然在明德三年(1392),因明德合约,南北朝合一得以实现,但还是影响其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畠山氏原是南朝最重要的势力之一,身为北朝的幕府将军一直想要试图瓦解,两股势力最后形成了东西军的对抗。

而应仁之乱时间长达十一年之久,当时的日本实际最高统治者,幕府将军足利义政难逃其咎。

一方面是义政本人性格的优柔寡断,朝令夕改;另一方面,他试图用制衡权术瓦解比较强势的大名(相当于中国的诸侯王),但并没有相应的实力来避免可能产生的混乱,从而不可避免地让日本从“春秋”走到了“战国”。

足利义政的目标是加强将军的权力,因而不遗余力地削减其他大名的实力。要么煽动其家族内乱,要么扶持该大名的家族宿敌,要么对大名家臣另眼相待使其与主君反目成仇,种种手段,不一而足。

这场战乱的另一个原因,是幕府将军继承人之争。足利义政原本无子,准备立弟弟足利义视为下一任幕府将军,没想到中年得子,便想将位子交给自己的儿子,这自然就引起了纷争。

害怕受到制裁的足利义视跑到了西军,因此东军支持足利义政的儿子足利义尚;西军支持足利义视。

除此之外,还有幕府统治下,一直以来沉重的赋税,贵族无节制的享乐,使得当时的民众大为不满,频频爆发的农民起义,在当时称作“土一揆”。而这些民众势力会被诸侯之间拿来利用,在应仁之乱中也发挥不小的作用。

最后,东西军主帅细川胜元和山名宗全皆已逝世,细川氏与山名氏于文明六年(1474)议和,文明九年(1477)西军另一大主力大内政弘军归降东军,畠山义就军撤出京都,转而进攻河内与大和,西军在事实上瓦解。至此,应仁之乱结束,算是一个不是结局的结局。

应仁之乱后,日本经历了近一个半世纪的战国时代,旧贵族等级秩序土崩瓦解,涌现出了丰臣秀吉、德川家康、宫本武藏等海内外知名的英雄人物。最早的一批欧洲人也来到了日本。

1603年,德川家康于江户拜领“征夷大将军”,开始了江户时代,仍是幕府将军掌握实权,实行长达两百余年的闭关锁国政策。

1853年,美国海军将领马休·佩里率领四条蒸汽船闯进日本的江户湾,迫使日本打开国门,对外通商,史称黑船事件。

1868年,在各种压力下,江户幕府被迫将政权还给明治天皇。此后,明治天皇整顿内政,富国强兵,就是日本著名的“明治维新”。

总的来说,《应仁之乱》一书,对日本的这一段历史讲解细致入微,分析透彻,总结了这场战乱对日本的重要意义,其中很多观点,值得我们去深思。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百家笔记网(本站内容纯属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处理)

赣ICP备2020013781号 Copyright https://www.simayi.net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