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仁回忆录》读后感3000字

民国历史的许多事情处于并且将长期处于迷雾之中,总有些人或组织除于各种目的将真实的历史装饰为自己喜欢的样子。历史学家力图从有限的材料和种种限制中寻找真实的东西,而普通人则尽可能的去选择较为客观的著作,听取不同的声音。

因此,《李宗仁回忆录》绝不可错过。

虽然我也阅读过几本近代史著作,但是都没有专门介绍李宗仁的内容,所以对这个曾经的民国代总统并不是很了解。

在我们的历史中,李宗仁是反动桂系军阀的典型代表,是人民的敌人。当年他在众人的拥护下登上“代总统”的宝座,妄图与中共划江而治,却又控制不了局势,黯然“逃亡”香港,继而到美国过了十六年的流亡生活后,又选择回到大陆。不免让人以为李宗仁不过是趋炎附势的普通军阀罢了,但是又想起台儿庄战役获胜时,他威名远扬、名震一时,可见李宗仁定是一名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妄图依赖少的可怜的历史知识评价这位近代史上举重轻重的人物是不现实的,还好有本《李宗仁回忆录》可以阅读,借以了解他非凡的一生。

此书是李宗仁口述,由著名历史学家唐德刚记录,煌煌近70万字堪比史记。唐德刚曾把中国史学分为三大主流:1、传统史学2、马克思主义史学3、海外汉学。唐是属于海外汉学的,就史学贡献而言,他推动了口述史学和近代史的研究发展。

口述历史的传统在东西方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口述资料是最直接的第一手历史研究资料,对发掘真实的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美国历史学家芮文斯的呼吁下,口述历史不仅在西方更在全世界发展起来。唐德刚最为华人世界最具代表性的历史学家,对口述历史的使用和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李宗仁回忆录》最初是由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的中国口述历史学部主持下撰写的,这个学部最开始只有两个全时研究员,夏连荫和唐德刚,夏连荫访问的是孔祥熙和陈立夫,而唐德刚则是访问的胡适和李宗仁。与那些试图从历史人物中寻找点“趣闻秘史”的人不同,唐德刚是要找出这些人物在中国历史演进过程中成长的经历,进而把他们与整个“民国史”作平行的研究,如是则不求内幕秘闻,而内幕秘闻自在其中;不求“社会科学的处理”,而它也探囊可得,借以反思民族与国家的得失成败。

李宗仁是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之一,是中国首屈一指的民族英雄和政治领袖,他的一生见证了整个民国时代的风云涌动、国运飘摇。只有全面正确的了解李宗仁,才能真正的读懂民国历史。

广西是洪杨革命的发源地,一般人们的民族思想极为浓厚,对专制、腐化统治所发生的反抗情绪,尤为炽烈。李宗仁出身贫寒,从小在家半耕半读,更是对外族的横蛮侵凌,清吏的贪婪苛虐亲身体会,耳熟能详。因此,在这种环境下成长,他没有变成拥兵秧民的普通军阀,或是暮气沉沉的政客,而是成为朝气蓬勃,舍身为国的志士,进而成为一代名将,“一朝天子”。

唐德刚对李宗仁的评价很高,说他“匹夫一人系天下安危”,是“近代中国这座高楼大厦的一根主要支柱,没这根柱子,则今日这座大厦,可能又是另外一栋不同的建筑了。”

和白崇禧、黄绍竑一样,现代民族主义情节也一直激励着李宗仁,一位海外汉学家评价到:“他们(李、白、黄)觉得自己与那些被他们打败的粗野的、没有文化的中年广西军阀完全不一样,他们年轻,受过教育。”李宗仁等新桂系在武力统一广西后,为了进一步实现国家统一,民族富强,他们选择站在三民主义的旗帜之下。而实现国家统一,民族富强第一步需要做的就是北伐。

与我们平常认知的不同,北伐一开始并非共产党或是国民党所促成的,而是李宗仁。

广西统一后,李宗仁有了发动更大规模战争的基础,也坚定了他联合国民党统一两广,发动北伐的信心。因此他主动将广西政务与财政归属于广东革命政府的指挥,现有军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读后感www.simayi.net李宗仁的深明大义使两广在三民主义旗帜下形成统一,与分裂的北方形成强烈对比,这也成为北伐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进而派遣军队进入湖南,帮助唐生智成功驱除赵恒锡,使其加入革命军阵营,壮大了革命军势力。粉碎了吴佩孚企图消灭唐生智,占领湖南,摧毁革命政府的阴谋。

虽然此时北伐已成箭在弦上之势,但广东党政军依然派系复杂,分歧严重,使战争迟迟未全面爆发。蒋介石忙于巩固自己在广东的权力,仅派出叶挺独立团先期北上。陈独秀等中共领导人也因为“中山舰事件”,对北伐持消极态度,坚持北伐时机尚未成熟。李宗仁决定亲赴广州,以促成北伐成功。

到达广州后,李宗仁接连拜见蒋介石、李济深、张人杰、谭廷闿、程潜、鲍罗廷等,陈述迅速北伐的主张。在稍后进行的政治会议上,李宗仁和李济深慷慨陈词,中央军政首脑为之动

容。最后,中央在原则上一致同意北伐,北伐进入具体计划阶段。5月21日,二中全会之后国民党军委发表时局宣言表示决定北伐。6月5日,国民政府正式任命蒋介石为国民

革命军总司令,北伐正式开始。此书中还记载了一段轶事,足以显示蒋介石气量之小。

1948年国民党行宪,李宗仁不顾蒋介石反对,执意参选并当选为副总统,因此深受蒋的嫉恨。李宗仁说,他一开始向蒋中正请示关于就职典礼的服装问题,蒋说应穿西装大礼服。“我一开始颇怀疑,因为西式大礼服在国民政府庆典中并不常用,不过他既已决定,我只有照办”。

李宗仁于是连夜找上海有名的西服店,赶制一套高冠硬领的燕尾服。就职典礼前夕,总统侍卫室又传出蒋介石手谕,“用军常服”。虽然李宗仁觉得,军服与当天气氛环境“有欠调和”,但既然蒋已有指示,“我当然只有遵照”。

典礼当天,赞礼官恭请正副总统就位时,李宗仁发现蒋介石未穿军服,而是“长袍马褂,旁若无人地站在台上”。自己则是一身军服伫立其后,“相形之下,颇欠庄严,感觉蒋先生是有意使我难堪”。

李宗仁在回忆录中说,“蒋先生以在这种小地方,他的度量都不能放宽,其为人如何也可想见。这尴尬的场景与其说使我难堪,毋宁说使他自己难堪罢了”。

有很多人质疑此书的真实性,说:“回忆录是重要的一手史料,但却又是一手史料中最不可靠的,当事人因年代久远容易记错外,有意无意地为自己文过饰非,漏记或错记,都是使之成为信史材料最大的障碍”,认为“《李宗仁回忆录》文采一流,但更像是历史小说,不可尽信”。此言并非没有道理,就像《蒋介石日记》一样,当事人在意识到自己所说所写会流传于世,任后人评说时,难免会为自己掩盖点什么。

历史往往无公正可言,成王败寇的观念更是笼罩着每个时代,总有一批人成为历史的叙述者,另一批人成为沉默的观众,直至被淹没。而那些历史的亲历者,有权打破陈旧的观念,有权选择述说的角度和方式。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百家笔记网(本站内容纯属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处理)

赣ICP备2020013781号 Copyright https://www.simayi.net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