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读后感1500字

这是一部文人写的关于士大夫在诗意人生和政治理想两者之间痛苦、挣扎和抉择的历史传记小说。

作者吟光,90后,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硕士,唐代诗人王维,本是她的研究生论文方向,可能是研究得太深、太透,竟萌发出把论文改成游移于虚实之间的“小说”。

实的是以安史之乱为大背景下的云起(唐代诗人王维的原型)政治生涯的起起落落,虚的是凌空走出来一位叫枯渊(东晋陶渊明的原型)的大隐士与他三次见面的相惜相知却不能相随的怅然与遗憾。

1.jpg

对王维,我一直很诧异,名门望族、才冠绝伦,风姿郁美,少年得志,按理他的诗歌应该踌躇满志、意气风发、俾睨一切才对,而实际上,他的诗除了少数的诸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有股年轻人的浪漫、豪迈之气外,大多数诗既不是杜甫的沉郁顿挫,也不是李白的奇幻瑰丽,甚至也不似同为山水田园派代表陶渊明的轻快明朗,而是一种彻骨的恬静、冲淡、寂寥,在他的诗歌中,特别是晚年的诗歌,有山有水,有画面有意境,但没有血气方刚,没有抑郁牢骚,有的只是去除执念后的物我两忘。

吟光的《上山》虽为虚构,但我还是透过那典雅的叙述,清丽的文字,在王朝盛衰更替的大时代风云背景下,和王维一起慎微过、得意过、耿直过、怯懦过、绝望过、挣扎过。“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这绝不是一个翩翩公子的为赋新诗强说愁。

王维虽出身高贵,可是父亲早逝,家道中落,很小便随着母亲回到舅舅家,寄人篱下的生活,让他从小就养成隐忍、内敛的性格。后来因才名与岐王交游,并得玉真公主推荐科举高中状元,名动一动,但终陷入派系之争以及和玉真公主的感情纠葛的漩涡中,一度贬谪到荒蛮之地,任乡里污吏欺侮,始终郁郁寡欢。及至安史之乱,因逃离误时,被迫做了安禄山的伪官,毁了清誉,及至平乱后,又因失节之罪名差点丢了性命。

始终陷于生活贫困和仕途凶险的一生,对天性热爱自由和山水的他,多么想和枯渊一样,摒弃尘世的纷争,与山月为伴,以林木为友、抚琴赋诗,悠游岁月。他引枯渊为知音,读后感www.simayi.net羡慕他的纯粹洒脱、恣意疏狂、出尘飘逸,但不并认同他的生活方式,甚至认为那是极端自私的,虽然不为五斗米折腰,看似铮铮铁骨,有着文人的气节,但“一惭之不忍,而终身惭乎?”一时的屈辱不能忍,却要忍受终生的屈辱?这绝不会是云起的选择。

文中的枯渊,只钟情于酒,对家庭乃至妻儿的窘迫生活丝毫不以为意,若是朋友送点钱粮来,必定全部拿去换酒,没有任何家庭的责任感。联想到陶渊明的隐居生活,衣食难继,五个儿子没有一个成器的,非懒即傻,全然没有继承了他的才华和风骨。不能忍受官场上卑躬屈膝的迎来送往,却能忍受妻儿终生的贫困交加、平庸无能,也真是让人匪夷所思了。

相比之下,王维却一直在忍受各式屈辱,身为家族长子,他不能任性,不能置母亲、妻子和兄弟而不顾,他是人子、人妻、人兄,负重而行是他的宿命。虽然他无力承担那么多,也承担得不尽人意。但他仍然努力去做。他被迫做了伪官,也通过吃哑药、泻药等方式不与康荦山(安禄山的原型)合作,但收效甚微,他只能表面妥协,私下尽量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保全昔日同僚家属和黎民百姓。他给自己的安慰是,这天下,并非康姓的天下,却也亦非李姓的天下。天下人,才是这天下的主人,天下事,急不过百姓疾苦,哪个朝代带给百姓安稳,那才是真正值得归顺。虽然他内心有过悔恨、有过懊恼,有过挣扎,但最终云起说服了自己,让那颗心终于平静下来,真正的心静如水。

晚年的王维礼佛修道,最终上山了,似乎还是走了枯渊的那条归隐之路,但他的归隐与枯渊是完全不一样的。他用自己的积蓄购置了辋川别墅,衣食无忧,潜心艺术,还有慧黠美丽的明月(李白与一美丽的胡人女子的私生女)相伴,他的身和心都找到了诗意的栖居之所。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是云起的一生。作者:杨雪飞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百家笔记网(本站内容纯属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处理)

赣ICP备2020013781号 Copyright https://www.simayi.net .Some Rights Reserved.